江西省安福县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5.7.2专题 动力学三大定律的综合应用II(A)教师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班 姓名 学号 序号学习目标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距水平地面高为 h 处有一半径为 R 的 1/4 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光滑且末端水平,在轨道的末端静置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 m 的小滑块 B 从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并在轨道的最低点与滑 块 A 发生碰撞,碰后粘合为一个小滑块 为 1)滑块 C 对轨道末端的压力大小;(2)滑块 C 在水平地面上的落地点与轨道末端 的水平距离解析:(1)滑块 B 沿轨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 守恒,设滑块 B 与 A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12 21滑块 B 与滑块 A 碰撞过程沿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设碰撞后 2、的速度为 m 碰撞后滑块 C 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 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 C 在轨道最低点有2式可得:F N3,品中&高*考*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 C 对轨道末端的压力大小为 3(2)滑块 C 离开轨道末端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h 12滑块 C 落地点与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 sv 2t联立各式解得 s (2010天津理综)如右图所示,小球 A 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 O 点,O 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质量是小球的 5 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 O 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3、) ,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 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设小球的质量为 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 21得 2v 1,同理有 2 2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5得 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 t,根据动量定理,有 5得 t .2(2010广东理综)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 水平,光滑,是以 O 为圆心、R 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A 和 B 紧靠在一起,静止于 的质量是 B 的 3 倍两物块在足够 4、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 到 d 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 B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 B 所受重力的 的34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求:(1)物块 B 在 d 点的速度大小 v;(2)物块 A 滑行的距离 (1)设物块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d 处的合力为 F,依题意Fm 4 14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 B 14 .)设 A 和 B 分开时的速度分别为 统动量守恒m B 从位置 b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 2 2 12A 在滑行过程中,由动能定理0 m 2 2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得s 光滑水平桌面上,物体 A 和 B 用轻弹 5、簧连接,另一物体 C 靠在 B 左侧未连接,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2 kg,m Bm C0.1 、C 和 A 压缩弹簧,外力做功为 ,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然后由静止释放试求:(1)弹簧伸长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2)弹簧从伸长最大回复到自然长度时,A、B 速度的大小解析:取向右为正方向(1)第一过程,弹簧从缩短至恢复原长(mBm C) (mBm C)v E 2 21代入数据得 m/s,v 16 m/s,第二过程,弹簧从原长伸至最长,此时 A、B 速度相等,有【,品中& 高*考*网】m Am B) (mAm B)v 12 21代入数据得 m/s,E .(2)第三过程,弹簧从最长至原长,有(mAm 6、B)v2m m mAm B)v E 12 22 2 2 m/s,v 0 m/东卷) 1 、 (16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上,质量为 2m 的小球 A 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 H2L。 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 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 B 刚好能摆到与悬点 O 同一高度,球 A 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 C 上的 点的投影 O/与 P 的距离为 L/2。 已知球 B 质量为 m,悬绳长 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求:球 B 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球 A 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7、弹簧的弹性力对球 A 所做的功。 【,品中&高*考*网】07 天津理综 9、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光滑的,在最低点 B 与水平轨道 切,长度是圆弧半径的 10 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 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 C 处恰好没有滑出。 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 B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 9 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 3 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求: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 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8、物块与水平轨道 的动摩擦因数。 06(天津卷)38 (16 分)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质量为 的小物块 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 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的挡板 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滑道的末端 O 点。 A 与 B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2知在 A、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求:g(1)物块 A 在与挡板 B 碰撞前瞬间速度 的大小;v(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时的弹性势能 (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建省泉州市四校 2010 届高三 9、上学期期末联考如图所示,一质量 M=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 m=小滑块,以 s 的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 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g=10m/s 2, 问:(1)经过多少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 (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运动的距离为多少。 (滑块始终没有滑离长木板)解析:(1) (4 分)分析 m 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11/4 1分析 M 的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1/4 2设经过时间 t 两者速度相同0 且 3 4 5代入数据,联解 可得 t=3 4 5(2) (4 分)小滑块做匀减速运动 (1 分)初速度为 世昌的博客 )4((2 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课堂总结【,品中&高*考*网】审视物理情景 构建物理模型 转化为数学问题 还原为物理结论对象模型(质点、轻杆、 轻绳、弹簧振、单摆、理想气体、点 电荷、理想 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 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碰撞等)物理模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江西省安福县第二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5.7.2专题 动力学三大定律的综合应用II(A)教师版
相关推荐
已掌握的学习历史事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 落实目标 1【子目标一 (活动 2落实 )】 锻炼提取 明成祖加强 君权 3 探究:如何评价明朝科举制度。 【资料链接:四书 五经 , 辅助分析弊端】【准备:教材 90页史料采用知识迁移策略降低学生分析八股危害的难度】 4 要求板演: 综合 分析:联系科举制度诞生及发展历程,分析它在中国历史的影响。 如何评价今天的考试制 度。 5 自主学习
①轴对称性:对称轴、顶点、最值;②增减性; ③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 cba 、 的关系 择优求解析式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联系 数形结合思想 【环节二】深入研究,理解方法 在此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 1: 如果把上面的抛物线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向下平移 3个单位,则得到抛 物线对应的解析是 __________. 问题 2: 若把抛物线绕顶点旋转 180176。
了更多 先 进 的鞋。 启发学生大胆 想象。 2020 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6 动的特点,才设计出了这样一款功能性很强的足球鞋。 为了防滑使鞋底更加具有抓地性,厚实的魔术粘呢。 可以保护我们的脚腕不受伤,那。 在我们剧烈运动的时候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 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的科学课第三单元力与生活当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摩擦力,那么谁来告诉老师,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自主思考,聚焦问题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回顾总结,升华问题 租车中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 合作列举所有租车方案,对比出最优方案。 渗透用表格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有序思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 继续拓展 , 深入问题 利用课件演示 对比表格 否 回头驻足,在反思中概括,在概括中提升 开始 结束 北京市基本功大赛 教学设计 5 教学过程 (文字描述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入:
就是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目的的过程。 独立分析后,再依照课文内容进行反馈。 反馈时,我会让学生边分析,边看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学生见其形,闻其声,在身临其境是加深课文的印象,为进一步探究铺平了道路。 这节课我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本上关于鲸的知识,还要让他们知道, “鲸是神秘而美丽的,因此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去探索,去发掘。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力一定不为零D沿垂直速度方向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解析: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取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是否共线,只要两者不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