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数学必修2 《空间直角坐标系》课时作业(含解析)内容摘要:
2、4,5)关于 z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3,4,5) B(3,4,5)C(3,4,5) D(3,4,5)答案B解析在空间直角坐标中,点关于哪个轴对称时,哪个坐标不变,其余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故选 P(1,2,0)位于()A y 轴上 B z 轴上C 面上 D 面上答案C解析点 P(1,2,0)位于 面上4(2015广东市重点中学高一期末测试)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M(2,5,8)关于 的坐标为()A(2,5,8) B(2,5,8)C(2,5,8) D(2,5,8)答案C解析点 M(2,5,8)关于 面对称的点 N 的坐标为(2,5,8)5与点 P(1,3,5)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 P的 4、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答案(2,0,3)解析 M 在 面上的射影为 M(2,0,3), M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为(2,0,3)三、解答题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给定点 M(1,2,3),求它分别关于坐标平面,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解析 M(1,2,3)关于坐标平面 称的点是(1,2,3),关于 对称的点是(1,2,3),关于 对称的点是(1,2,3); M(1,2,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1,2,3),关于 y 轴对称的点是(1,2,3),关于 z 轴对称的点是(1,2,3);M(1,2,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1,2,3)10四面体 P , 两垂直, , , E 为 中点,建立适当的空 6、轴、 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且正方体的棱长为一个单位长度,则棱 )A B(12, 1, 1) (1, 12, 1)C D(1, 1,12) (12, 12, 1)答案C解析点 C 的坐标为(1,1,0),点 ,1,1),故中点坐标为 .(1, 1,12)3已知线段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 A(9,3,4)、 B(9,2,1),则线段 坐标平面()A 行 B 行C 行 D 行答案C解析线段 两个端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和竖坐标不等,故线 坐标平面 行4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 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 8、为_答案一条直线解析点 P(x,2,3)在过(0,2,3)点且与 面垂直的直线上三、解答题7设有长方体 A B C D如图所示,长、宽、高分别为| 4 3 5 N 是线段 中点分别以 在的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以 1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 A、 B、 C、 D、 A、 B、 C、 D的坐标;(2)求 N 的坐标解析(1) A、 B、 C、 D 都在平面 ,点的竖坐标都为 0,它们在 x 轴、 y 轴所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0,0)、(4,0)、(4,3)、(0,3),因此空间坐标分别是A(0,0,0)、 B(4,0,0)、 C(4,3,0)、 D(0,3,0)A、。(人教B版)数学必修2 《空间直角坐标系》课时作业(含解析)
相关推荐
2、、 ,因为碘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消耗碘离子个数等于生成氯离子个数,如果碘离子完全被氧化生成氯离子, 、 的个数之比为 5:37:3,所以还有部分亚铁离子被氧化,根据 2+2,消耗 生成 的个数相等,要使 、 的个数之比为 7:3,则有一半的 消耗,微粒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设 、 、I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据 2I +离子完全被氧化消耗 e 2+完全被氧化消耗 1气,所以有
五个“ W ”( what, who, when, where, why )和一个“ H ” (how)。 人称应是第一人称,时态应是一般过去时为主。 例文: A Happy Thing After school this afternoon, on my way home I met two Americans who lost their way. They fot the way to
2、由移动的离子;是反应。 3、物质的量为 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可能为( ) g g g g【答案】C【解析】若混合气体全部是 发生的反应是:2O 2点 燃2,其质量为 0 g/2 g/.6 g;若混合气体全部是 发生的反应是:2 2点 燃2质量为 0 g/.0 g;由于是 2的混合气体,所以产生固体物质的质量的范围是:4.0 gm4.6 g,故选
1、最新海量高中、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学习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是线段,会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2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学习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习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线的作图【预习自测】1在 ,请指出与顶点 A 相对的边 点到直线 l 的距离4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4、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垂线的距离C. 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合作探究】自学指导一:一个角是_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B,相垂直,记作: ,读作: 推理的过程表示垂线的定义:因为0(已知) 所以 线的定义)或因为 D (已知) 所以
1、最新海量高中、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学习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学习难点】平行线性质定理的应用【预习自测】1. 如图,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若 a b,则1=3 B若 a b,则1=2C若 c d,则3=5 D若 c d,则2+ 4=1802. 如图,如果 么 于()A180 B270 C360 D5403. 如图, 图中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