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分 D.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不但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4) 二甲醚( CH3OCH3) 是一种可 作为柴油替代资源的清洁燃料 , 可由 煤气化生成的合成气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 请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完整: 2CO + CH3OCH3 + H2O。 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8.( 6 分)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
耗等质量的金属 二、填空与简答题(共 33分) : A B C D +9 2 7 F 9 氟 (1)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___________; (2)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 ___________; (3)用活性炭除去毒气 _____________;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________。 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 )的混合粉末。 欲确定 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
到沉淀 g。 ③ 取 50 mL 废液,加入某试剂调节 pH 至 ,使其中 Fe3+ 完全转化为 Fe(OH)3 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重得 g。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根据实验 ① 数据,可以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 Fe2+ B.根据实验 ② 数据,要完全回收 50 mL 废水中的铜,至少要加入 g 铁粉 C.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 c(Fe2+ ) = molL- 1
( 2)要关注物质的 _________________,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等; ( 3)要关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发光、放热、有气体生成等。 性质 变化 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例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M n O 4 ==== =△ K 2 M n O 4 + M n O 2 + O 2 ↑ 经典例题 【 例 】 在实验室里 , 利用下列物质和装置制取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 二氧化锰和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 思路点拨 】 此装置中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 , 反应物应为固体与液体 ,
_ 由原子构成的有 ___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有 _________ 知识点整合训练 B ①③⑥⑧ ②⑤ ④⑦ 5. (3分 )下列对于 Mg、 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① 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 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C 6. (3分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B7. (3分 )某元
D 练一练 ( ) B 练一练 一、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电性 质量 1个单位正电荷 1027kg 不带电 1027kg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 1/1836 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质量 ≈原子核质量 =质子质量 +中子质量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知识点 2 相对原子质量 •
3.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气体。 反应前 反应中 固体 黑色 红光 白光 浑浊 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O2 CO2 热量 因为在纯氧中氧气的浓度比在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课本 34页) 知识点 2
166厘米 ...是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青铜器,可见我国古代炼铜技术堪称世界 第一。 我国古代炼铜情境 知识点 3 碳的 还原性 碳 +氧化铜 铜 +二氧化碳 2CuO+ C 2Cu+ CO2↑ 高温 高温 问题引导 : 反应物什么状态 ? 反应什么条件 ? 生成物如何检验 ? 高温 知识点 3 碳的 还原性 2CuO+ C 2 Cu+ CO2↑ 现 象 分 析 知识点 3 碳的还原性
精灯;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 操作错误造成的后果: ,造成试管破裂。 下 炸裂 预 连续均匀 受热不均匀破裂 不纯净 水倒吸入试管 讨论交流 •。 •。 •。 【 温馨点拨 】 • ,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 ,导致阻塞。 • ,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 名师归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