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310游褒禅山记word精品教案内容摘要:

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 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 “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 “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 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 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 亦通。 5. 归纳“其”的用法。 教法: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或用多媒体显示),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先检查练习的第 二题的完成情况。 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 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 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 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 它(代“穴”)。 后“其”:代词。 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 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 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 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 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 补充: (1)既其出 —— 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 —— 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 —— 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 —— 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下列语言现象练习: :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 形容词用作名词 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 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A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3)( 7) B 代词,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宾语:( 5)( 6) C 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 2)( 4)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 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 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 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第 1段(巩固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 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 思路分析:此段紧扣题目,说明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以及辨释“花山”之“花”乃“华实”之“华”的误读。 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的行踪。 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为归依,在内容上环环相扣,为后文的议论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