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3课宇宙的未来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象 ? 答: 读下列与作者有关的短文,然后思考问题。 霍金 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人们对他的敬重,不仅在于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他对人类的这些贡献,是在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作出来的。 一见到霍金的名字,不禁使人想到了高士其。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高士其的名字很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来说,高士其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高士其”三个字频频出现在报刊电台和中小学的课本上,如果要说偶像,高士其可是那个时代许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霍金与高士其,两人何其相似乃尔。 其一,他们都是科学家。 其二,他们都是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科学家。 1927 年,高士其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次年,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严重后遗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造成全身瘫痪。 那一年,高士其 23 岁。 1962 年,霍金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也是在 “ 次年 ” ,体检时,被确诊患上了 “ 肌萎缩性脊髓索硬化 ” 这一无法治愈的疾病,后来,身体每况愈下,以致全身瘫痪。 那一年,霍金才 21 岁。 其三,他们的科学研究,都是在身体致残以后,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为艰难的情况进行的。 高士其致残后,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学完了细菌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 回国后,他 的工作的重心转到了科普创作上。 他的手瘫痪后,笔握不住了,甚至连说话也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创作。 他先打好腹稿,然后 艰难地发出模糊的喉音‘嗯嗯、喔喔’,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由秘书、妻子和护士记录整理。 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字,往往要反复哼二十几遍,记下一段话,要用半天时间„„ 霍金致残并瘫痪后,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只能借助 3 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 平常,霍金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写作则是以平均一分钟输入 10 个单词的 “ 慢 ” 速度进行 „„ 最终,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从这两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答: ( 2)从这两人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人类最早用眼睛观 察宇宙,后来出现了光学望远镜,增加了观测的距离,射电、红外、紫外、 X— 射线、 γ 射线等望远镜的出现,扩展了观测宇宙的视野、然而,所有这些观测手段的基础,都是接受来自天体的电磁辐射,对于某些缺乏电磁辐射的 “ 暗 ” 天体,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引力波探测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由 于天体都具有质量,因而只要探测器足够灵敏。 它们的运动都可由于辐射引力波而被检测。 预期中的黑洞就是一个例子。 黑洞不辐射电磁波,而它们的产生和碰撞都将辐射出强烈的引力波。 历史上每一新的探测工具的使用,都伴随着重大的天文学发现,如射电 望远镜“看”到了中子星, 宇宙微波背景观测发现 3K 宇宙背景辐射。 可以预测,由于引力波携带着天体运动的大量原始信息,引力波探测也将在宇宙观测上有新的发观,引力波探测器将成为研究天然物理学的有力工具。 这一前景激发了天体引力波源的研究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进展。 1992 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是美国的 J. Taylor 和 R. Hulse,得奖原因是他们对脉冲双星 PSRl913+16 的发现和研究。 这是一个罕见的双脉冲系统,距离地球 1. 5 万光年,轨道偏心率大 (~ 0. 6),由于不对称性和高速的轨道运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