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完美”的主题。 :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解读与目标设定:松居直老先生的话得潜台词表明,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首先应该引导孩子关注绘本中的图画,或者换个角度说,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关注的点跟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读图。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将绘本的文字部分“读”给孩子听。 :图的比例虽然占据了整个绘本页面的 2/3,但文字的功能并没有减弱,是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的
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 犯了错误,只要( ),就( )。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 ) 六、默读思考,总结方法。 默读课文
每分钟比乙多走( 6050=) 10 米。 这样,即可求出甲追上乙所需时间。 计算: 50 4247。 ( 6050) =200247。 10 =20(分钟) 答:甲要走 20 分钟才能追上乙。 例 4:张、李二人分别从 A、 B两地同时相 向而行,张每小时行 5 千米,李每小时行 4千米,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当张走到 B地,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 李走到 A地也立即按原路原速度返回。
开了。 师:都有哪些花赶来凑热闹了。 生:有迎春花、桃花,还有梨花、杏花。 师:这么多花,能说得具体点吗。 怎样的花开了。 生:黄色的迎春花开了,粉红的桃花开了,还有紫色的牵牛花开了,真美丽。 师:是啊,真可以说是 —— 生:百花盛开。 生:五彩缤纷。 生:争奇斗艳。 生:万紫千红。 生:…… 师:这正如课文所写的: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 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 颇:
提示:“自读批划” ( 1)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号划出能表现美丽的句子; ( 2)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3.明白了吗。 开始吧。 师巡视。 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我们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出示提示:“同桌交流” ( 1)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 2)向同桌讲一讲你批 注的内容; ( 3)同桌间认真倾听,并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质。 具备了正比例的性质。 反比例的性质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对应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例如:完成 1200 台电视机的生产任务,每天生产的台数和完成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每天产量中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所对应完成天数的两个数值比的反比。 如下表: 从逆向看:台数上 400 台与 200 台的比为 400∶ 200=2;其对应天数比的反比为 6∶ 3=2。
:我最喜欢这句话:“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 师:那么多的句子,为什么最喜欢这个句子。 生:因为我特别喜欢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师:噢,你是喜欢那个小莲蓬呀,而且还是嫩黄色的,是不是啊。 雪白雪白的花瓣儿,跟嫩黄嫩黄的莲蓬配在一起,真的很美。 生:我觉得这句话最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成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他是用幻想的方法来看这一池荷花。 师
们喻为无比璀璨的“ ”。 ( 4 分) 3.“ ,江枫渔火对愁眠 ” ,诗中的“ ”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情。 “独在异乡为异 客,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 4 分) ,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 :孙中山 了缠足的陋习 ;雷奈克医生 了世界上第一个 ; 刘伯承 动手术不用麻药,被称为 ; 布鲁斯王子 ,终于获得了 成功。 ( 5 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28 分)
13 时针拨到 5 点或其它实际放学时间后, 教师 问: School is over. What do you do ? 学生回答 Go 说: But Wu Yifan and John don’ t go home. What are they doing? Let’ s Watch。 2.看与听 学生看 Let’ s talk 部分的 课件 或录像, 教师 可以就对 话内容提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