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的产量在短短一百多年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的运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补充】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过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铝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因其导电、质轻用于电线,导热用于炊具,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为60 mg,过量容易引起老年痴呆。 因此,要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尽量少用含铝的膨松剂
ਧ뫠ꢵႀ걈㉝ᰒ펔�榚ナ䐅ﹾ�̬⊗뽓딡�ꀇ䈆߯⎀ꆁ듯巖퐣걘ퟹ띘⡺ㆋ囘聛뇃闳潔≀닭잲崵㯷굴珦棢覡按⮏每뽂慳秼只쨬⪗祰諆濨䮒䪎䷔解䌔亳权翡뻳蒭룴쎩挨鹗籓㉩挜睭꾹ƌ㯯綂飿睖궴뷅桉벝㕲䵅馵䧯甫闖쵯毟㫓䴸ꇭ寇妑ᐇ仑竝稼焣鍕⅑쫃믝ᜊ鋔服迈ꔣ179。
述现象 生:根据现象推断出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师:演 示铝、铁、铜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 生:观察现象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师:引导学生推断铝、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 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设疑激趣 主动学习 初步掌握 知识回顾 分析推断 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 环节 内容(或知识点) 时间 纵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 探究
乙: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生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结,使学生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认识系统化 使学生认识到共性中存在个性,开始引导学生体会到金属间存在活动性的差异。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 题。 通过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到金属活动性不同。 在教师的分析之后,学生总结出这几种金属的活泼性 联系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 训练学生的思维
mol/L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 )。 A. 1:2:3 B. 1:1:1 C. 3:2:1 D. 2:1:1 15.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 2 B 3︰ 2 C 3︰ 1 D 6︰ 1 ,可选用的溶液是( ) 酸 ,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 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 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各门知识的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1.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
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一)展示有关金属 与氧气反应 的图片, 分析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程度。 A.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反应现象。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膜 氧化铝( Al2O3)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生成氧化铜) B.“真金不怕火炼”是指在高温下金也不与 反应
寇家河中学 设计: 胡燕燕 审核: 严芳宁 教师寄语: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辩,放飞梦想。 九 化 导学案 上 册 金属与酸的反应 结论:金属活动性 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探究 实验 1 说明 的活动性强于。 实验 2说明 的活动性强于 实验 3 说明 的活动性弱于。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当堂达标】 下列金
耐腐蚀。 、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知识点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 师生共同 完成课本 P1011活动与探究。 探究二: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交流讨论】 完成书中第 1
结论:活动性 ★学习流程: 【 自主学习】 认真看课本(阅读第 151页至第 153页课本) 自主完成 : ( 1)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他可 以给 我们 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