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师小结:像地震波,磁力等都是一些现在我们还不好理解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你们会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的。 活动三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来研究地球内部的,那么地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 师:说了这么多,那么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课件) 师:通过观看录像谁来说一说地球的结构分为哪几个圈层。
A. 59 米 B. 99 米 C. 199 米 D. 259 米 15.下述土地利用方式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 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 16~ 18题。 ( ) 176。 26′ 176。 34′ 176。 176。 ( ) ① 23176。 26′ N ② 21176。 34′
六、快乐阅读 洋底世界 大洋洋底也和大陆上一样,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 最壮观的是海底山脉。 这些山脉雄伟高峻,高可达两三千米,宽可达一两千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 面积最大的海底盆地是大洋盆地。 它的面积占大洋的一半,比地球上整个陆地面积还要大。 最奇妙的是深海平原。 它处在大洋盆地中最深的地方,平坦得很难找到一点起伏,是地球上最平坦的地方。 最深的海沟。 最深的海沟大 11034 米。
介绍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含义、划分等知识。 幻灯片17~21:具体介绍纬线的划分、特殊的纬线——赤道,及如何利用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其中幻灯片17是视频资料,可点击幻灯片上的视频图片框播放。 幻灯片22~28:介绍纬度是如何确定的。 高、中、低纬度的范围确定,其中幻灯片22是视频资料。 幻灯片29:介绍经线是如何划分的。 经度是如何确定的。 幻灯片为视频资料,可点击幻灯片上的视频图片框播放。
展示单元一 : 用语言表达出 随堂笔记 1,2题。 展示单元二: 先在组内展示,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和讲解,其它非展示组认真听,思考,准备点评质疑。 展示单元三 : 1. 人类认识地球过程中著名的学说 有 得到科学证实的是 出现的著名代表人是 2. 自转规律 内容 自转 绕转轴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
它是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分界面,因而又叫界面。 ( 2)主要的不连续界面及其分布( 读 图 ) 不连续面 深 度 发现 地震波速度变化(即波速不连续的表现) 界面意义 地球内部圈层 ( 读 图 ) ( 1)地壳 项目 内容 位置和界面 厚度 组成和状态 ( 2)地幔 项目 内容 位置和界面 深度和厚度 分层 组成和状态 软流层 软流层:指上地幔上部 80— 400 千米之间的一个薄层。
路上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他航海家也取得 了重大成果 :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教师提问: 那你们对航海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什么感想啊。 (听听孩子们的想法,适当引导鼓励。 ) 教师转承: 虽然前人已经发现了好多地球的奥秘,但是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发现,所以我们要发扬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探索的学术精神。 教师叙述: 地球是一个近乎圆形的椭圆体,它的周长约为 4 万千米,平均半经约为 6371 千米。
0176。 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如图 - 7 所示) ( 2)东西半球的划分,不是以 0176。 经线和与其相对的 180176。 经线为界划分的,而是以 20176。 W 和与其相对 160176。 E 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 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上通过。 (如图 所示) 东半 球 20176。 W - 0176。 - 160176。 E
三、说教学过程: 《地球清洁工》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知识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学生心中以前忽视的各种动物,有的认识 ,有的不认识 ,以平时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认识来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介绍知识性质的自然课。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本课教学首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 其次,以本课为载体
先要弄清楚小动物们各自都有哪些本领,他们为清洁地球做了 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选择小伙伴合作表演,从而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海鸥很“得意”地做海上清洁工;小鲫鱼“羞答答”地做淡水清洁工;乌鸦外表不好看,也能吃地面的蝇蛆,做地面清洁工;小蚯蚓“默默不语”,能在地下制造养料,做地下清洁工;“黑不溜秋”的屎壳郎能不能做清洁工引起了乌鸦的怀疑,“既清洁了地面,又能充分利用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