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难点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利用结合实验理论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 六 、 教学准备 : ( 1)演示用具: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蜡块、 水槽、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等。 ( 2)学生用具:曲别针、乒乓球、烧杯 (100ml)、 弹簧测力计、 空易拉罐、 水槽、铁块、细线、盐水、大头针等。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播放视频《死海不死》,学生观看,引出在死海中会产生如此奇特的现象都是与浮力有关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现象,给学生造成悬念,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带着疑问 进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 ) (二)、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浮力 演示实验 :一个乒乓球,放在漏斗中,往乒乓球上倒水,水从漏斗下流出,乒乓球沉在水底。 这时再用手按住漏斗口 ,学生观察实验,问乒乓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状态。 师生分析乒乓球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情 况,初步解决上浮时乒乓球受力情况的分析 (设计意图: 让学生复习巩固使用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知识来分析物体的运动, 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 ) 2 、 演示实验 : 手托两块相同的牙膏壳,一块卷成团,一块展成空壳,置于大水槽上,略为介绍后,同时放开。 一会儿后提问:同样的牙膏壳为何有不同的效果呢。 学生 认真观察教师实验,说出实验现象及通过对比的方法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以牙膏壳为例,空牙膏壳受到浮力的作用,实心的牙膏皮受浮力的作用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 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 没有被浮起来。 还有的同。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角与角的大小比较课件
字母表示为 ∠ CAD, ∠2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为 ∠ ACE, ∠3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为 ∠ ABD. (3) ∠ADC , ∠ ADB. 【 总结提升 】 表示角时注意的三点 ,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 ,必须顶点处只有一个角 . ,必须在相应角的内部加弧线及数字或希腊字母 . 知识点 2 角的平分线及应用 【 例 2】 如图所示,已知 OC是 ∠ AOB的 平分线, OE是 ∠
观察物体ppt(3)
室哪面拍的。 这是站在学校的里面还是外面拍的照片。 这是站在学校的里面还是外面拍的照片。 1 2 3 4 茶壶这样放时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是下面哪一张照片 ? 1 2 3 4 茶壶这样放时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是下面哪一张照片 ? 1 2 3 4 茶壶这样放时 ,你
观察物体(三年级上册)
侧面:绿色 上面:黄色 正面:黄色 侧面:红色 上面:绿色 观察内容 : 把文具盒放到桌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观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