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含解析内容摘要:
3、;6080 字。 (6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要求,把原有句子进行扩大,加以阐述、发展或引申,使句子更丰富,表达更充分。 它要求考生既要从原有的语句中悟出所暗示出的范围和方向,又要求考生在原句(或段) 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地发挥,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答案(示例一) 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 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 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 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 4、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3.(2014四川卷)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 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 (6 分)“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_解析续写题在去年考查的内容为,让考生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主要是从人物角度考查,而今年的考题不光注重名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 ,这就要求考生对名著有很深的认知度,并且具备相应的对名著阅读的理解感悟的阅历,通过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 答案(示例一) 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 6、题时应先明确材料中“它”的指代内容,应该是由我们熟悉的旋律或歌词引发的心理感受、思想共鸣等。 这是考生答题的触发点。 另外,由于是语言综合表达题,作答时应注重结构相对完整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等方面的要求。 当然,抒情、议论、排比、疑问句式这些都是得分点,缺一不可。 答案(示例)“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每次听到这高亢深情的歌曲,我总不免热血澎湃。 是的,我要如苍鹰般搏击长空,如游鱼般飞跃龙门,如高山般直指苍穹。 我不甘于庸庸碌碌,不甘于毫无思想地任由命运摆布,我渴望超越平凡,实现生命的怒放。 在那生命的雪山之巅,我看见雪莲花在阳光下闪烁的圣洁的光芒,我看见绚丽的生命之 8、示我们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境界。 答案(面对万民翘盼) 女娲召集自己的同仁伙伴,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要拯救万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让他们安居乐业。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把天空补缀得五彩斑斓,斩断神鳌的四肢巨足撑起天空四极,又竭尽智慧消灭天下各种怪兽,最后使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下四海归于平静,天下百姓终于有了平静安定的生活。 女娲补天,体现了女娲临大难、担大任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6.(2013天津卷) 阅读春暖花开 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5 分)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 11、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归纳各组文章名字所透露出的内容或情感的共同点。 第一组写的分别是读后感、自己爱读书、读苏轼有感和家中的书,都与读书有关,但表现了阅读的多面性和对阅读的喜爱,所以宜用“悦读生活”。 第二组写的分别是同桌、经历、同学、心情,同表现“报答父母恩情”无关,因此该用“那些花儿”。 第三组写的都是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并不是写对时政的看法,因此该用“我思我在”。 答案2015天津卷)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但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 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 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 13、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按照主要内容志愿服务来找其作用,每个句子是一个作用,把每个句子的核心内容摘取出来然后重新组合句子即可。 答案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美好价值;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10.(2014山东卷)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55 字。 (4 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 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含解析
相关推荐
,了解电功的单 位及换算关系。 展示“ 220V, 15W”和“ 220V, 100W”两只灯泡发光情况。 提出问题 :①灯泡的作用; ②两个灯泡发光的情况怎样。 为什么。 学生观察灯丝,小组讨论、归纳、发言。 教师引导得出原因是: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我们以前还接触过哪些快慢问题,怎样表示的。 学生交流讨论、总结。 教师展示学生成果:①运动的快慢 速度 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作者自比仁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2016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 ,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演示: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 ①当接通电源时,线圈运动起来,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 的作用。 ②保持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发现线圈运动 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③保持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发现线圈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由实验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其作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二、 换向器的作用
在这一段标下教材安排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两个活动。 由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上节课后已要求学生作了准备,因此教师只要用简短的引言,如上节课我们曾对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作出了猜想,并要求同学们课下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设计的装置草图,跟教材提供的实验装置作比并展开交流讨论,进而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这个活动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学生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
2、”。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 ,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
一极在钢针上 重复 几次 去磁:使原来有 的钢针失去 去磁方法: ( 1)不断 ( 2)将它放在火焰上 被磁化的物质如果是 ,远离 磁体后,获得的磁性会很快 被磁化的物质如果是 ,远离磁体后,获得的磁性会保持较长的 三、认识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有一种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