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3内容摘要:
ol 90% = m ol ,同时消耗 B 为 m ol ,则 Δ c ( A) = m ol2 L= m ol/L ,由 v ( A) =Δ c A Δ t得 Δ t=Δ c A v A = m ol/L m ol/ L s = 6 s 此时 c ( B) =2 m ol - m ol2 L= m ol/L。 • 二 、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质是什么。 • [学生交流 ] • 【 提示 】 • [师生互动 ] • 【 提示 】 反应速率不变。 因为充入 He仅使体系的总压强增大 , 但反应容器体积不变 , 则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 ,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因此 , 改变压强能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 关键是看其能否改变各反应成分的浓度。 对于反应 N 2 + O 2 2N O 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向容器内充入 He 使气体压强增大,能否加快反应速率。 • 【 归纳小结 】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几种情况 • 改变压强 ,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改变。 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 , 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 , 由于改变压强时 , 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 , 可忽略不计 ,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 2)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恒温时,压缩体积 ―― →引起 压强增大 ―― →引起 反应物浓度增大 ―― →引起 反应速率加快。 ② 恒温时, 对于恒容密闭容器: a .充入气体反应物 ―― →引起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 ( 压强也增大 ) ―― →引起反应速率加快。 b .充入 “ 惰气 ” ―― →引起总压强增大 ― → 反应物浓度未改变 ― → 反应速率不变。 ③ 恒温恒压时 充入 “ 惰气 ” ―― →引起体积增大 ―― →引起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 ―― →引起反应速率减小。 • 已知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 Na2S2O3+ H2SO4===Na2SO4+S↓+ SO2↑+ H2O,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则________先出现浑浊现象。 • 【 思路点拨 】 解此题时,先找出反应物浓度相同、反应温度不同的两组进行比较,再找出反应温度相同、反应浓度不同的两组进行比较,最后综合得出答案。 编号 加 3% Na2S2O3(mL) 加 1∶ 5的H2SO4(滴 ) 温度(℃ ) 1 5 25 室温 2 5 15 室温+ 20 3 5 25 室温+ 20 • 【 尝试解答 】 反应物浓度越大 , 反应温度越高 , 反应速率越大。 由编号 1和 3可以看出 , 两种反应物浓度相同 , 但温度 3高于 1, 故 3先出现浑浊;再将 3和 2比较 , 反应温度相同 , 但 3的反应物浓度比 2高 , 故最先出现浑浊现象的是第 3组。 • 【 答案 】 第 3组 • X+ 2Y===2Z中 , 改变下列条件一定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 ① 加入 X的量 ② 升高温度 ③ 增加压强 ④使用催化剂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 C. ①② D. ② • 【 解析 】 • 【 答案 】 D 三、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对于反应 2A ( g) + 3B(g) C( g) + 2D ( g) 下列图象反映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的改变;试分析由 t 2 ~ t 3速率的变化是改变何种条件所造成的。 • [学生交流 ] • 【 提示 】 图 1是 t2时刻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 图 2是 t2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 图 3是 t2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 利用浓度或物质的量 ——时间关系图象 (如下图 )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图象分析关键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 [师生互动 ] • 【 提示 】 此类图象可用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计算反应速率 、 求出反应物的转化率 、判断是否是可逆反应等。 • (1)关键点 • 分析此类图象的关键是正确判断谁是反应物 、生成物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量数关系。 • (2)注意点 • 须特别注意的是该图象中也出现了交点 , 但此交点仅表示在 t2时刻反应物的浓度等于生成物的浓度 , 不能代表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 只有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即 t3), 方能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一定温度下,在 2 L的密闭容器中,X、 Y、 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反应开始到 10 s ,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 ol/(L s ) B .反应开始到。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3
相关推荐
v正 = v逆 v正 v逆 t1 t( s) v( ) 0 平衡状态 Ⅰ 平衡状态 Ⅱ 增大反应物浓度 速率 时间关系图: 原因分析 :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 v t V逆 V’正 V’正 =V’逆 平衡 逆向 移动 V’逆 V’正 V正 结论: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q 增大压强,则 a﹥ 1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正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逆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不发生移动。 K’= [aA]m [aB]n [aC]p [aD]q = a (p+qmn) [A]m [B]n [C]p [D]q t 0 v V(正 ) V(逆 ) 原平衡 V’ (正 ) V’
m ol 上述两种配比,按方程式中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两种情况下 H2与 I2( g) 的物质的量比均为 1 ∶ 1 ,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建立的化学平衡状态是等效的。 再例如,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2NH3 ① 1 m ol 3 m ol 0 m ol ② 2 m ol 6 m ol 1 m ol ③ 0 m ol 0 m ol m ol 上述三种配比
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正误判断 高考怎么考。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本 P4 A 练 已知在 1 105Pa, 298K条件下, 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g)= H2( g)+ 1/2O2( g) ΔH=+ 242kJmol- 1 ( g)+
物 ) 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 (过渡状态 ) 生成物 例如:在下列反应中 A + BC → AB + C 反应过程中随着 A, B, C三原子相对位置的改变形成活化 配合物 (A… B… C)‡(过渡状态 ): A + BC → ( A… B… C)‡ → AB + C 167。 73 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恒 T条件下 ,V主要决定于反应物浓度
D • 二 、 电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 1. 对原电池原理的分析理解 , 见下图 • 2. 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分析理解 , 见下图 (1) 电离是电解的前提,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2) 外电路电子流向:电源负极 ― ― ― ― ― →沿导线电解池阴极― ― ― ― ― ― ― ― →Mn ++ n e-== =M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阴离子失 电子电解池阳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