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2内容摘要:
物 ) 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 (过渡状态 ) 生成物 例如:在下列反应中 A + BC → AB + C 反应过程中随着 A, B, C三原子相对位置的改变形成活化 配合物 (A… B… C)‡(过渡状态 ): A + BC → ( A… B… C)‡ → AB + C 167。 73 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恒 T条件下 ,V主要决定于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 ,V越快 ,这个现象可用碰撞理论来解释 : 在恒 T条件下 ,对某一化学反应来说 ,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一定的 .增加反应物浓度时 ,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反应物分子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 ,V增大。 1.基元反应: 对于简单反应,反应物分子在有效碰撞中经过一次化学变化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2.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由质量作用定律描述 :恒温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各反应物浓度系数方次的乘积成正比。 例如:基元反应 aA+bB gG+hH 速率方程 V= k 速率常数 k 的意义 : ① 可理解为当反应物浓度都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② k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时的特征常数; ③ 相同条件下, 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④ k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ba BA ][][4.非基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 应。 例如: H2+I2 2HI 分二步进行 ( 1) I2 2I (快反应 ) ( 2) 2I+H2 2HI (慢反应 ) 速率方程 V= k 对于非基元反应,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只有通过实验来确定。 ][][ 22 HI5. 反应的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反应的分子数 :从微观上用来说明各反应物分子。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2
相关推荐
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正误判断 高考怎么考。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本 P4 A 练 已知在 1 105Pa, 298K条件下, 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g)= H2( g)+ 1/2O2( g) ΔH=+ 242kJmol- 1 ( g)+
ol 90% = m ol ,同时消耗 B 为 m ol ,则 Δ c ( A) = m ol2 L= m ol/L ,由 v ( A) =Δ c A Δ t得 Δ t=Δ c A v A = m ol/L m ol/ L s = 6 s 此时 c ( B) =2 m ol - m ol2 L= m ol/L。 • 二 、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v正 = v逆 v正 v逆 t1 t( s) v( ) 0 平衡状态 Ⅰ 平衡状态 Ⅱ 增大反应物浓度 速率 时间关系图: 原因分析 :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 v t V逆 V’正 V’正 =V’逆 平衡 逆向 移动 V’逆 V’正 V正 结论: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 • 二 、 电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 1. 对原电池原理的分析理解 , 见下图 • 2. 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分析理解 , 见下图 (1) 电离是电解的前提,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2) 外电路电子流向:电源负极 ― ― ― ― ― →沿导线电解池阴极― ― ― ― ― ― ― ― →Mn ++ n e-== =M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阴离子失 电子电解池阳极 ― ― ― ― ―
要获得比较精确的数据,该实验应该注意 什么问题。 一、反应热的测定 量热计直接测定的是体系的温度变化 HCl与 NaOH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原理 : HCl(aq)+ NaOH (aq) NaCl (aq) +H2O (l) △ H=akJmol1 1mol 1mol akJ bkJ 由实验可以测定出 b值,然后便可换算出 a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 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 D V X V V X X X V ABDE nZ Cu4OS2CuCuSO4 [09年福建理综 1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2Fe3+ +2I- 2Fe2+ + 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乙中 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 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