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6内容摘要:
热”或“放热”) t/186。 C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吸热 练 习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 .v(H2)正 =v(H2O)逆 (CO2)=c(CO) BC (4)若 c(CO2) .c(H2)=c(CO) .c(H2O),此时温度为 830 186。 C 浓度 /molL1 时间 /s 浓度 /molL1 t2 HI H2或 I2 t1 时间 /s HI H2或 I2 从正反应开始 从逆反应开始 1molH2+ 1mol I2 2mol HI 相当于 425℃ 时,在 1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I2 2HI, 达到平衡,分别说明下列各图所示的涵义。 由图中的事实可以说明化学平衡具有哪些特征。 在 一定条件 下,可逆 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 , 无论 经过何种 途径 , 达到化学平衡时,只要同种物质的 体积分数 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 等效平衡。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 条件 等效条件 结果 恒温恒容 (△ n(g)≠0) 恒温恒容 (△ n(g)=0) 恒温恒压 等效平衡小结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 量相同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 百分量 、 n、 c均相同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 等比例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 相同, n、 c同比例变化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质表示时 等比例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 、 c相同, n同比例变化 练习 1:在一个 1L的密闭容器中 , 加入 2molA和 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 , C的体积分数为 a%。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 , 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 达到平衡后 , C的体积分数为 a%是 A、 3mol C+1mol D B、 1mol A+ B+ C+ D C、 1mol A+ B+ C D、 4mol A+2mol B 2 A ( 气 ) + B ( 气 ) 3 C ( 气 ) + D ( 气 )A、 B 练习 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N2和3molH2,使之反应合成 NH3,平衡后测得 NH3的体积分数为 m。 若 T不变,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使之反应平衡后 NH3的体积分数仍为 m,若 N H NH3的加入量用 X、 Y、 Z表示应满足: ( 1)恒定 T、 V: [1]若 X=0, Y=0,则 Z=。 [2]若 X=, Y=, Z=。 [3]X、 Y、 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2mol X+Z/2=1 , Y+3Z/2=3 ( 2)恒定 T、 P: [1]若 X=0、 Y=0,则 Z。 [2]若 X=,则 Y Z。 [3]X、 Y、 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0 = ≥0 Y=3X, Z≥0 H2(g) + I2(g) 催化剂 加热 2HI(g) 1mol H2 1molI2 开始 H2 a% I2 b% HI c% 平衡状态 练习 在恒温恒容时下列能与下图达到等效平衡的是( ) A. 1mol HI B. 2 mol H2+3 mol I2 C. 1 mol H2+1 mol I2+1 mol HI D. mol H2+ mol I2+1 mol HI AC 练习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2mol A、1mol B,发生反应: A(气 )+B(气 ) 2C(气 )达 到平衡时, C的质量分数为 W。 在相同 (T、 V)条件下,按下列情况充入物质达到平衡时 C的质量分数仍为 W的是 C C A、 2mol B A、 2mol C CD 练习 5:在一个 1L的密闭容器中 , 加入 2molA和1molB , 发生下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 , C的浓度为。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 , 按。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的移动6
相关推荐
阴极: 阳极: PbSO4 +2H2O 2e = PbO2 + 4H++ SO42 氧化反应 接电源负极 接电源正极 充电过程总反应: 2PbSO4+2H2O=Pb+PbO2+2H2SO4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放电 充电 缺点: 比能量低、笨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优点: 可重复使用、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其它二次电池
H+ ) c(CH3COO- ) Ka pH 导电 能力 升温 (不考虑挥发 ) 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加冰醋酸 右 增大 增大 增 大 不 变 减 小 增 强 加入其他物质 CH3COONa固体 左 减小 减小 增 大 不 变 增 大 增 强 通 HCl气体 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不变 减小 增强 NaOH 右 减小 减小 增 大 不 变 增 大 增 强 加水稀释 右 增大
极均为惰性电极(石墨 /铂) 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 总反应: 2H2 + O2 = 2H2O 酸性 负极 正极 中性 负极 正极 碱性 负极 正极 2H2 4e = 4H+ O2 + 4H+ + 4e = 2H2O 2H2 4e = 4H+ O2 + 2H2O + 4e = 4OH 2H2 + 4OH 4e = 4H2O O2 + 2H2O + 4e = 4OH 书写电极反应式应注意以
: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 或温度),平衡就向能 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 移动。 1.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 高NH3的利用率 (D) 在 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D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
m ol 上述两种配比,按方程式中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两种情况下 H2与 I2( g) 的物质的量比均为 1 ∶ 1 ,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建立的化学平衡状态是等效的。 再例如,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2NH3 ① 1 m ol 3 m ol 0 m ol ② 2 m ol 6 m ol 1 m ol ③ 0 m ol 0 m ol m ol 上述三种配比
q 增大压强,则 a﹥ 1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正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逆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不发生移动。 K’= [aA]m [aB]n [aC]p [aD]q = a (p+qmn) [A]m [B]n [C]p [D]q t 0 v V(正 ) V(逆 ) 原平衡 V’ (正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