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第17课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1内容摘要:

国学大师 ” 、 “ 学界泰斗 ” 、 “ 国宝 ”。 对此,季羡林在他的 《 病榻杂记 》 中力辞这三顶 “ 桂冠 ”。 季羡林曾被授予 2020年 “ 感动中国 ”人物。 颁奖词中称: “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三)、吴全德 • 电子物理学家、电子物理教育家。 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任教于物理系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埋藏有金属超微粒子(纳米粒 )的薄膜、薄膜的成核生长机理等研究,是我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国际上最先解开银氧铯光电阴极发射机理之谜。 提出金属超微粒 —半导体薄膜光电子发射模型和固体基质中超微粒子的成核、生长理论,国际同行称之为吴氏理论。 对光电子发射和超微粒 —固态基质薄膜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本阅读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 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 (二)文章用大量的引用来阐述 《 科学与艺术交融 》 的主要观点,也由此引发作者自己的观点,请梳理这些引言,看看哪些是吴全德在自己的书中引用的名言,哪些是季羡林自己引用的名言,这些引言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筛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