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52化学式和化合价ppt课件2内容摘要:
1 2 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不同: 离子: 数字在前,“ +”“ ” 号在后;写在右上角。 化合价: 数字在后,“ +”“ ” 号在前;写在正上方。 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联系: 数字相同,正负号相同 比较并找规律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的比较: 原子团: 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原子团也叫做 根。 注意:① 原子团不能单独存在; ② 带电荷的原子团也是离子。 NaOH、 Ca(OH)2 、 Cu(NO3) NH4NO BaSOCaCO H3PO4 根: 离子: OH- : NH4+ : NO3- : CO32- : SO42- : PO43- : 氢氧根离子 铵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 推求下列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 NaNO NH4NO NaOH、 H2SO Na2CO H3PO4 +1 1 1 +1 +1 +1 +1 +1 1 2 2 3 推求的依据: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单质元素全为零,化合物中和为零。 氢一氧二要记住,金正非负记分明。 一价金属钾钠银,二价金属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根价,也不难,氢氧根负一铵正一。 酸根所有皆为负,一硝三磷二硫碳。 化合价口诀 ( 1)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 原则: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例 1:试确定氯酸钾(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解: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 +1) + x +( 2) 3=0 x = +5 所以,在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 ( 2)根据化合价求化学式 步骤:(数字交叉法) ① 写符号 ② 标化合价 ③ 化合价绝对值 交叉 放置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④ 约简 ⑤ 检查 例 2 已知磷元素有两种氧化物,其中磷的化合价分别为+3和 +5,写出这两种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思路 】 (1)先写元素符号 (正前负后 ) (2)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正上 ) (3)把化合价数值化为最简 (4)把化简后的数字交叉写出(求最小公倍数) P O P O +3 2 P O P2O3 P O P2O5 +3 2 +3 2 P2O3 P O。20xx人教版五四化学八年级52化学式和化合价ppt课件2
相关推荐
公房里 :拥挤恶臭 猪猡们 :蓬头垢面 量少 :不够一人一碗 质差 :两“粥” 一“饭” 工作环境 :三大威胁 工作遭遇 :三种罚规 段落 时间 场景 内容要点 课文除了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劳动画面 ,还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请你也找出这些语段,并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概况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包 身 工 711: 包身工产生 1522: 包身工增加的原因 4850: 包身工制度必然的趋势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____克 24克镁与 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40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2克,有 ______克氧气参加了反应。 16 (1). 试试看: 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CaO + CO2 100 56 x 煅烧 新知学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计算类型: ( 1)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 2)含有一定量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 3)过量问题的计算; ( 4)无数据或缺数据的计算; ( 5)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新知学习 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 2)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且必须要配平; ( 1)设未知量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要点的目的。 以抑显扬,则扬得更高;以扬垫抑,则抑得更深。 有抑有扬,作品就会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多种方式。 在运用抑扬这一艺术手法时,一定要顾及所描述对象内在和外在特征,注意抑扬的比重,使抑扬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如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语句,就十分讲究抑扬变化。 妈妈有次出差买了一件靓丽得有点让我瞠目的衣裳
大的爱。 ( 3 ) 心理描写 , 这些描写真实可信 , 同 样表达出了大堰河对乳儿的如真正的慈母般的质朴的、发自内心的爱 , 如第 8 节写大堰河的一个梦 : ‚在梦里 , 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 /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 /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 ……‛可以说 ,大堰河已经把乳儿看成自己真正的儿子了。 ( 4 ) 除了以上的正面描写 ,
) 何以汝为见 ( 被动句,无标志 ) 译文: 虞常被活捉。 (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 何以 ” ,为 “ 以何 ” ) 译文: 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 ( 宾语前置,即 “ 以何见汝为 ” ) 译文: 要见你干什么。 (8)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9)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 定语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 “ 送留在汉之匈奴使 ”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