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
5个师,近百万人。 材料 3 捷同法国有着同盟关系,有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重要的军事工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 根据材料 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 经济发达 军力较强 战略地位重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绥靖政策的顶峰 祭坛上的牺牲品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1938年
来的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又汲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于是列爵封土,大封同姓,以镇抚天下。 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因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 [2]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异同。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其目的都是维护统一,巩固政权。 不同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而郡县制是在国家大统一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民版 必修二 专题 6 第 2讲 典 题 示 例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 6 第 2讲 【例 1 】 (201 1 浙江省文综 23)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 .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 .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 .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 .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交流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力求使学生从多感官、多形式的参与到 “母校留言纪念板 ”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 本课的教学前期准备十分重要,我在前一节课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词语联想的活动, “绿色 ”——“树 ”,引导学生漫谈大树,重点突出 “绿叶对根的情意 ”。 再由树联想到母校、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感激。 同时,向学生提议:手工制作一棵纸大树。
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 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同学 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 1、中国人民
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认识联合国,并认识到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 再引导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 二、新课: (一)、重返联合国 可让学生先阅读本节,认识到为什么 新中国建立后被拒之于联合国门外。 1、重回联合国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
1、二 走向 “ 大一统 ” 的秦汉政治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课程标准 知道 “ 始皇帝 ”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 . 说出 “ 始皇帝 ” 的来历和秦汉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 2 . 记住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内容与特点及认识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 重点 ) 3 . 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 , 分析郡县制的深远影响。 ( 难点 )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 第 2课 走向 “ 大一统 ” 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1 预习导学 梳理 知识 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 深化 探究 3 当堂检测 巩固 应用 反馈 4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 释惑 应用 一、 “ 六王毕,四海一 ” (1)概况:公元前 230年至公元前 221年 ,
4)你还知道西部大开发的哪些重大工程吗。 (课件: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 这一举措得到了中央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 青藏铁路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 , 它纵贯青海 、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 、 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 ,
一声问候温暖彼此的心窝。 对同学、老师、父母、亲人态度要友善、真 诚、守时守信,不弄虚作假;对来宾、客人热诚 相待,回答询问大方得体、知无不言、不卑不亢。 中学生校园礼仪规范2、3 2、 衣着应端庄,仪态要规范。 作为学生,应该有学生的衣着、仪表。 不穿奇 装异服,不袒露躯体,束好皮带,不穿拖鞋,不戴 首饰,不化妆,不纹身,不剃光头或留古怪发型, 男同学不留长发,女同学不披头散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