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_教案和说课稿内容摘要:
来的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又汲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于是列爵封土,大封同姓,以镇抚天下。 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因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 [2]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异同。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其目的都是维护统一,巩固政权。 不同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而郡县制是在国家大统一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而郡县的官吏有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 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而郡县则有中央强化管理和控制,利于维护统一。 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环节。 【 2】中央官僚制度 [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 “三公 ”。 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三公 ”各有分工,互相钳制。 “三公 ”之下有所谓 “九卿 ”,负责各重要部门 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于九个,主要有: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地方:郡县制 中央: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思想文化:焚书坑儒 大一统 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胪)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名为将作大将)主管宫廷修建等。 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 在这些官吏之下 ,还有一大批属官椽史充当助理,以奉承皇帝命令分别执行各项政务。 [3]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这种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以皇权为核心,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专制。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严格服从中央。 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经济、军事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有利于大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国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及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也使中国文明绵延不断,源源流长,从而使中华民族大家庭最终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民族共同体。 这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专制集权制度的本质:通过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方式,实现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统治。 三、 “ 焚书坑儒 ” 、 “ 挟书律 ”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概况: 在加强了对中央、地方的行政管理和控制后,面对秦的专制和 “ 以法治国 ” ,许多 儒生非议朝政,反对郡县制,影响了秦的统治。 为了从思想上加强控制,秦始皇制造了 “ 焚书 ” 、“ 坑儒 ” 事件,推出了 “ 挟书律 ”。 引导学生评价认识: “ 焚书 ” 、 “ 坑儒 ” “ 挟书律 ” 是文化暴政,首开思想专制之先河,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大一统,但焚毁了大量文化典籍,箝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其暴政而亡也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训。 (四)课堂巩固升华 : 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时至今日,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统一,仍是当今世界上 各国各民族所向往、所追求的事情。 但应看到,秦王朝的统一是靠独裁专制来维护的。 独裁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在历史上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它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绝不是相伴始终的。 如今,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1_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__教案和说课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