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质量 ,则: 物体的加速度 a跟所受合外力 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Fa mFka 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 /s 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 k值 ,若 F定为1N 1k maF maFk k m aF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 同体性: 公式中F、m、a必须是同一研究对象 • 正比性: a与合外力
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mFa mFka 质量为1kg的物体,获得1m /s 2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为 k值 ,若 F定为1N 1k maF maFk k m aF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 同体性: 公式中F、m、a必须是同一研究对象 • 正比性: a与合外力 F成正比,与质量 m成反比 • 矢量性:
量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 ________ . 图 4 图 3 ( 3)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随合力 F 的变化图线,如图 4 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1)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从纸带上可得到四段位移大小
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2222122111()222v v aF f s m v m vFsf m a 即: W外 =EK2- EK1=△ EK 第三节 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二 .动能定理 ——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 W外 =EK2- EK1=△ EK 【 说明 】 功之和; 累积的效果,揭示了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外力的功。
由运动学公式: as2vv 2122 变形得: a2vvs 2122 联立各式得: 21222122 mv21mv21a2vvmaW 即: 2122 mv21mv21W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67。 43 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论推导二 上题中,如物体还受一恒定的摩擦力 f作用,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又有什么关系。
图 1110 O A B C D L v1 v2 t/s v/ms1 0 1 2 1 2 3 4 5 图 1216 图 1215 甲 乙 A B C C. a 、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 a 、 b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6. 让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 由静止开始 做加速 下滑 ,滑块上有一块很窄的挡光片, 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 AE 并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图 1217 所示,
离为 A、 50 m; B. 90 m; C. 120m; D. 160 m 知识内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应用 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可以得到一些重实的推论: (1)ΔX=aT 2,即 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可以推广到 XmXn=(mn)aT 2 ( B ) 知识内容 02tvvV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初
据采集与处理 实验结论: m一定时, a∝ F F一定时, a∝ 1/m 实验设计二: 设计对比实验 设计方案 保持小车 质量不变 不变 保持力 光电门 数字计时器 拓展探究 光电门 1 光电门 2 挡光板 △ x X/t 参考方案三 :利用气垫导轨来探究 22220 21( ) ( )22xxvv ttaxx ttxtxtvva 120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实验为依据
. 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 思考: 用图象法研究 a— M的关系时,图线是一条曲线,不易判定图象的性质,如何利用图象法直观的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4. 结论: 力的大小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1 2 3 4 5 M /kg a/ms2 表二:拉力不变 m= 30g a/ms2 M/ kg O M1/kg1 5 4 2 M1/ 1 2 3 4 5 小 结: 实验的研究方法 ——
. 比较以上三种情况下两摆的周期 , 可以得到周期与质量 、 振幅 、 摆长之间的定性关系 .。 得出影响周期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 首先 , 研究周期和质量有没有关系 , 就应控制其他条件不变 . 做法:用两个摆长相同 , 摆球质量不同的单摆 .将它们拉到同一个高度 (注意摆角要小 )释放 , 观察两摆的运动 . 现象:两摆球摆动总是同步的 , 说明两摆球周期相同 , 即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