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条件。 ( 6分) • 方法:比较丞相国籍 • 分析关键信息 ——秦孝公 • 商鞅变法 背景 作用 • 特点: • 以外国人为主。 ( 2分) • 原因: ( 择一 ) •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秦国文化落后,为富国强兵并统一中国而求贤若渴;( 2分) • 商鞅自魏来秦,通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让秦国统治者看到了引进外国人才的好处。 • 条件: ( 择一 ) • 战国时期
幻灯片 21∴ ∴ ∴ 政治措施: 颁布 “ 推恩令 ” 文化措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大漠 西域 南海 大海 思考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对当时国家有什么影响。 巩固了国家政权。 促进了民族融合。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 (三)年号和古代纪年方法 • 年号是帝王用来纪其在位年代的名号 ,年号纪年是中国古代纪念方法之一 . •
南海防。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9 雅克萨之战 P105 ( 1)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 ( 2)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 3)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尼布楚条约 》。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0 第 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中考目标要求:
战国 道家 “兼爱,非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兵家 孔子 孟子 《 论语 》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 道德经 》 墨家 法家 墨子 战国 韩非 战国 孙武 春秋 《 孙子兵法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仁”的学说,“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仁政”治国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无为而治”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秦朝 ●建立
• ① 基础: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强 (经济发达和庞大的军队) • ②关键: 嬴政的雄才大略 • ③人心所向: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 ④东方六国力量分散 • …… (二) 探究 秦能灭六国的 原因 论从史出 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 封建国家 ……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三) 探究 秦统一的 历史意义
的土地改革和 1978年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 ①实行土地公有②解放里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949年 3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希望能考个好成绩。 结合当时的形势,请你为他们进京考试出个恰当的题目 ( ) A 抗美援朝
辛亥革(旧民高潮) 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开端) 《 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 》 (最早资本主义方案) 五四、中共诞生、大革命( 标志、新三民主义 )、土地革命( 19271937)、抗日战争( 19371945)、解放战争( 19461949) 兴中会、同盟会、中华民国、 《 临时约法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民主义、民族工业 发展、社会习俗变革 2020年小高考如何复习 师生高度重视
育: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4.改革的 影响 (1)进步性 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推劢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 自由劳劢力 、资金、国内市场)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2)局限 :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 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 ) 焚书坑儒 修筑万里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制。 首创了哪些制度。 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巩固统治措施及影响: (注意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与巩固统治措施的区别) 对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各科课程标准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前言 ” 、 “ 课程目标 ” 、 “ 内容标准 ” 、 “ 实施建议 ”。 各科课程标准具有下列特点: (1)既承认知识技能的确定性 , 又恰当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 , 把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成一个整体以确定课程目标 (2)精选具有普遍价值的基础内容 , 并将之与社会进步 、 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