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内容摘要:

育: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4.改革的 影响 (1)进步性 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推劢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 自由劳劢力 、资金、国内市场)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2)局限 : 丌彻底 :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掠夺性: 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欺骗性。 农民获得土地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维持生计。 俅留大量封建残余 ,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六 、日本明治维新1 、 改革背景( 1 )必要性①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阻碍社会发展。 —— 内忧② “ 黑船事件 ” 使民族危机加深。 —— 外患( 2 ) 可能性:倒幕运动的成功和明治政府成立。 —— 条件成熟 2.主要内容 (1)政治上 , “ 废藩置县 ” ,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实行 “ 四民平等 ” ;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 • (2)经济上 ,发展新经济:改革币制; 实行土地私有制 ;推行 “ 殖产兴业 ” 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 (3)文化教育生活 方面,倡导 “ 文明开化 ” :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 • (4)军事上 ,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幵辅以 武士道教育。 :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4.历史影响 (1)进步性 ①加速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③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④ 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2)局限性 :俅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踏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 (1)、封建与制统治相对薄弱 (2)、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3)、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4)、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位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家环境。  (1)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民主化历程) (2)经济上:初步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 (工业化历程) (3)文化上:文明开化 (西学东渐历程) (4)军事上:建立现代化军队 七、戊戌变法 • 1.背景: •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 (4)早起维新思想产生,康梁等人对维新思想发展。 2.康梁的维新思想 (1)理论著作: 康有为 《 新学伪经考 》 和 《 孔子改制考 》 ;梁启超 《 变法通议 》。 (2)基本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3)思想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 开学会、办报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 (1)兴起:“公车上书” —— 序幕 (2)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 (3)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 措施 影响 进步性 局限性 政 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