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
________ (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3) 300 10怎样计算。 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邮递员工作 10天,要送多少封信。 ( 1)列式 __________(平均每天送 60封 ) ( 2)先口算再展示自己的口算 过程 邮递员工作 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 1)列式: _________ ( 2)独立口算,展示结果,讲清自己的算理 邮递员工作
立尝试着思考,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收是指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回收信息 ,点拨出简便的口算方法:那就是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末尾添上几个 0。 】 迁移练习: 师: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你们敢挑战吗。 300 7 6 800 【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整十数乘一位数属于教学结构阶段,那么整百数乘一位数就属于运用结构阶段,
1. 出示例 1 情境图。 问: ( 1) 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 说一说。 ( 2)怎样烈式计算。 你会计算 15 3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 15+15+15=45. 方法二: 10 3=30 5 3=15 30+15=45 方法三: 1 5 3 ——— 45 出示 150 3 这个算式与 150 3有什么联系。
算的。 404= 你是怎样算的。 建议: 别忘了在右侧的“随堂笔记”中记下“我的发现”哦。 【群学】 研讨 : 混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0 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你是怎样想的。 建议: 讨论交流时别忘了在右侧的“随堂笔记”中记下你发现哦。 预展: 针对展示内容,组内分工,结合展示方案,做好展示准备。 展示主题: 主题一 结合教材第 59 页第
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 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 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
师:你们看,还有一个小女孩还在等着坐旋转木马,刚才我们算出了9 人要用 18 元,那现在变成 10人要用多少钱。 你们会解决吗。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师:谁来解决。 你会算吗。 (指名学生口答) 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出示:例( 2)坐碰碰车每人 3元, 20人要多少钱。 师:试着自己解决,并向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 学生解决)20 3=60(元)。 小结。 师:请
师 :①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 了那些信息。 ② 请同学们根据图上的信息,提 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老师根据你们的 问题 筛选出两个,请看大屏幕。 第一个问题:邮递员工作 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第二个问题:邮递员工作 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师: 你会列算式 吗。 ③ 展示算式: 300 10= ﹙份﹚ 300 30= ﹙份﹚ ( 板书 算式 ) 师:首先我们
高度的 相当于老虎的高度。 关系式: ( 3)、一根绳子,用去了。 关系式: 基本练习: 8383746531梨的质量 = 苹果的质量 65大象的高度 = 老虎的高度 74绳子的总长 = 用去的长度 31补充条件或问题,使之成为一步解答的
31+21( 5131+5121 = = =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5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从上面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乘法 交换律 : a b = b a 乘法 结合律 : (a b) c = a ( b c) 乘法 分配律 : (a +
1 2 (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这是求 公顷的 是多少,怎么列式呢。 1 2 1 5 可以用 表示。 1 5 1 2 5231 = (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