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礼貌显魅力内容摘要:

作为礼仪之邦,我们自古就非常注重“礼”,讲文明、懂礼貌是自身道德素质的体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 部分。 传承礼貌礼仪,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组织讨论: 什么是礼貌。 总结归纳: 礼貌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相互表示敬意的友好得体的气质和风范。 学生: 分角色展示,体验情境。 思考并回答问题,体会礼貌是尊重的具体 体现,感悟礼貌的内涵。 二、我的朋友 我选择 教师: 环节过渡: 提到相互交往,我们很容易想到“朋友”一词。 你愿意和具有什么样品质的人交朋友呢 ? 让我们进入“我的朋友我选择”。 词语呈现: 呈现表现人物品质的诸多词语。 例如,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斤斤计较、爱发脾气、言语刻薄、说话不算数。 明确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这些品质有利于人际交往。 4 提问: 你会选择具有哪些品质的人作为朋友呢。 有些词语落选了,为什么不选。 统计汇报: 教师呈现课下统计的本校初二年级学生关于交往问题的调查结果。 组织讨论: 本班同学的选择和其他年级同学的选择结果有什么异同。 比较的结果对你的交友有什么启发。 总结归纳: 大家选择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都是 礼貌所包含的良好品质。 礼貌是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 我们以此为标准挑选朋友,同时,我们也在接受他人的选择,应该使自己成为有礼貌的人。 三、你同意吗。 教师: 观点呈现: 关于礼貌,有人这么认为:讲礼貌,是私事,是小事,没必要小题大做。 组织讨论: 提出问题: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组织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后全班分享。 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板书学生发言要点。 总结发言: 同学们都认为礼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的观 点:礼貌是个人道德的体现,是否懂礼貌也影响到他人、社会和国家。 资料分享 1: 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在此”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在巴黎圣母院,“请保持安静”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提问: 看到这两则告示,你有何感谢。 你想对这样的中国人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 有这样不礼貌行为的人也许只是中国人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人的不礼貌行为却使国家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