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城隍 hu225。 ng 拧 n237。 ng 成小绳 门楣 m233。 i 用酒和 hu238。 苋菜 xi224。 n 籍 贯 j237。 硝药 xiāo 腌腊 yān 络子 l224。 o 大襟 jīn 车胤 y236。 n 熏 xūn 五毒 似的 sh236。 ?de 二、词语解释 (穿插在课时间 ,有选择的讲授 ) 端午 :端 ,开始。 午 ,午日。 咂摸 :方言 ,仔细辨别 (滋味 )。 情结 :指深藏心底的感情。 百索子 :端午时系在小孩的手臂上或脖子上 ,风俗认为这样可以辟邪。 五毒 :指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毒虫。 符 :道士所画的一钟图形或线条 ,声称能驱使鬼神 ,给人带来祸福。 寄名 :旧时幼童认僧尼为老师而不出 家 ,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门楣 :门框上的横木。 城隍 :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朱笔 :红笔。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道理 ),表示事情很奇怪 ,使人不明白。 雄黄 :一种矿物 ,橘黄色。 中医用来做药。 有不 :相当于“有没有”。 不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硝药 :硝石做的药 籍贯 :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肃然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起敬 :产生敬佩的心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 :经历过浩瀚壮观的大海 ,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现在常比喻人的阅历。端午的鸭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设计
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 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 (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意图:教师备课中设计两种方 案,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层次教学的目的。
竞争?合作?的导学案
争规则 刘国梁和孔令辉,既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又是情同手足的合作伙伴。 他们师出同门,同时披上国字号战袍。 在那个鲜花遍开的五月, “六载朝思暮想,一夜春华秋实 ”,喜捧斯韦思林杯 (男子团体冠军杯 )的激动荡涤着年轻的梦想,两个要好的朋友又一起打进男子单打决赛。 可是,当男子单打冠军杯真的摆在面前时,这对好朋友突然意识到结局的残酷:自己的胜利就意味着好友的失败。 可贵的是,在赛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