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比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图 ⑵ 图 ⑶ 图 ⑷ 学生总结, 他们比较角的大小主要采取 ① 量出度数比较大小; ② 剪下来叠和比较; ③根据类别直接得到大小 .三种方法。 通过该问题,教师及时总结角的比较有三种方法: ① 度量法 ② 叠合法 ③ 归类估测法 第三环节 ③ 应用举例,理解概念 内容 1: 根据右图,求解下列问题: ( 1) 比较 ∠ AOB、 ∠ AOC、 ∠ AOD、 ∠ AOE 的大小,并指出 其中的锐角、 直角、钝角、平角 . ( 2)写出 ∠ AOB、 ∠ AOC、 ∠ BOC、 ∠ AOE 中某些角之间的 两个等量关系 . ( 3)借助三角尺估测图中各角的度数 . 目的: 适时的练习 ,巩固了上面的所学,并为下面学习内容的展开作了铺垫。 效果: O B D A C E 课堂上学生做的都很好,尤其第 ⑵ 问的答案很全面,这是老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 通过学生自己完成例题,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另一方面做第 ⑵ 问的答案很全面说明凭借 直觉 完全可以理解角的和差。 内容 2: ( 1) 由上一环节例题 ∠ AOC 与 ∠ COE 的关系,和相应的动画演示,引入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并明晰。 ( 2)请学生 任意画一个角,并设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 目的: 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连续性 ,借助已经发现的 ∠ AOE= 2∠ AOC 引导学生认识 OC的特殊性 ,从而引出角平分线的概念,并及时板书 “角的平分线 ”。 目的 是 依然从例题入手引出角的平分线 , 从而自然过渡到本环节 . 通过对图形的直观感受,尝试让学生自己叙述角的平分线的定义 , 目的在于应用类比的方法获得数学猜想和规范数学语言 . 认识了角的平分线,下面安排学生活动 : 任意画 一个角,并设法找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 学生纷纷动手画图、度量、折叠,目的是调节课堂气氛。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
出来,自己画数轴) ( 1) x- 50 ( 2) x+3 ≥ 4 (3) 3x 2x+1 (4) 2x+3 3x+1 解下列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前面两题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1) 2x 1 (2) – 2x ≤ 1 (3) 2x 1 (4) 232 x ( 5) 2x ( 6) 232 x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文档
小于 180176。 的角叫钝角。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各种角的概念、度数范围,并画出相应的图示。 ) 请个别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锐角、钝角。 (四)认识平角。 师:这个角呢。 你又知道它是什么角吗。 (平角) ( 1)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 ( 2)折一折。 师:我们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时候,用直角来比较,这个角可以吗。 学生用 1 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把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
角的分类和画角(2)
线。 (板书:钝角:大于 90度,小于 180度 ) 提问: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并写上角的符号。 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角,它的两条边在一条 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 ) 启发思考: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 学生量出乎角的度数。 (板书: 180度 ) 提问:想一想:一个子角等于几个直角呢 ?为什么 ? 小结: 1平角: 2直角。
观沧海导学案马赛学生版
你最喜欢哪几句,请说出依据。 这首诗写了 我喜欢 因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 ; 表现手法:。 赏读 寻意境 内容 : 悟读课文,触碰情感 学法: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所展现的大海的景象。 分析本诗的意境。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时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