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内容摘要:

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感受到有理数相加的几种不同情形,并能将它分类,渗透分类讨 论思想。 同时也为后面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提供知识储备。 符号不相同的两数相加 正数加 正 数数 符号相同两数相加 负数 加负数 正 数 加负数 负数 加正 数 相反数相加 一个数和零相加 情境二(借助数轴探究 法则) 一只蜗牛沿数轴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原点。 规定向右为正。 ( 1)如果蜗牛向右爬 2 米 ,再向右爬 3米 ,两次一共向右爬 了多少米。 2+3=5 543 2 1 0 1 2 3 4 5 6 ( 2) 如果蜗牛向右爬 2米 ,再向右爬 3 米 ,两次一共向右爬 了多少米。 2+( 3) =5 543 2 10 1 2 3 4 5 6 ( 3) 如果蜗牛向右爬 3 米, 再向右爬 2 米,两次一共 向右爬 了多少米。 3+( 2) =1 5432 1 0 1 2 3 4 ( 4) 如果蜗牛向右爬 2 米, 再向右爬 3 米,两次一共 向右爬 了多少米。 2+( 3) =1 54 321 0 1 2 3 4 5 6 现在我们大家仔细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看看能不能从这些算式得到启发,想办法归纳出进行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归纳总结法则并板书。 有理数加法法则: (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 3)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 师 生活动】 师 PPT课件出示问题。 小组合作 ,通过分类,观察,讨论得出: ( 1) 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前面加数的符号一样,和的绝对值等于两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 2) 符号不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 同,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3) 一个数和零相加和为这个数。 师结合学生汇报组织语言,归纳总结 法则并板书。 有理数加法法则: (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 3)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 设计意图 】 借助数轴 ,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 实践操作, 用运动的情境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的运用过程,体现化归思想。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法则,使学 生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境 三 强化理解 总结步骤 例 1 计算下列各题 ( 1) (- 3) +(- 9) ( 2)(- )+ 解: ( 3) +( 9) = (3+9) = 12 ↓ ↓ ↓ ( ) +=( ) = ↓ ↓ ↓ ↓ 通过计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