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内容摘要:
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 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 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 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 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 1853 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 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 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 太平天国又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加强西征军的领导。 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 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1856 年,太平天国又派大将秦日纲东征。 不久,东征军夺取第 3 页 共 4 页 扬州,破江北大营。 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首先让学生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提问《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是怎 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哪。 (学生思考回答后(“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教师指出: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 这里,天下田是谁的。 这里的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提问:对于土地的分配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 (学生思考回答(“无处不均匀”)后教师指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 还平均分配产品。 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 如有。31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人民版必修一
相关推荐
,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例如:他是一个细心的人,从他精心挑选橡树种子可以看出他的细心。 三、默读课文,随便说说: 示例: ( 1)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如 “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 ( 2)他是一个在生活中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的人。 如: “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过了油 …… 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
纬度 :10176。 S~ 40176。 S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与北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 (三)面积 澳大利亚国土地面积 761万平方千米,占大洋洲的大部份。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 南回归线 塔斯马尼亚岛 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范围 袋鼠 鸭 嘴 兽 北半环森林 —中半环草原 —内半环荒漠 特有动物: 鸸鹋、袋鼠
How bad the weather is! 多么糟糕的天气呀。 ④ What bright sunshine it is! How bright the sunshine is! 多么明亮的阳光呀。 感叹句在表示激动强烈的 感情时,口语 中常常采用 省略句,其后面的主语和谓语往往略去不讲。 如:① What a fine day! 多么晴朗的天呀。 ② What an honest boy!
梭的学说 ② 《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 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 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 ④ 22. ( 15北京 ) 1845 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 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their names on their school uniforms? 学生把他们的名字标在校服上对吗。 4. pretend v. 1) put on or show a false appearance of 假装 2) claim falsely to have 佯称,自称 to do sth. 假装要做某事 … to be doing sth. 假装正在做某事 … pret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