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铁道游击队》片断,观察武工队战士判断距离火车远近的方法。 播放电视《奇妙的海底世界》片断,聆听海底世界各种动 物发出的声音。 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信息的方式。 探究课题:声音要靠介质传播。 活动三: 活动目标: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活动准备:水、塑料袋、真空玻璃罩、闹钟、抽气机等。 活动过程: 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介质 现象 结论 水 听到闹铃声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 听到闹铃声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无 听不到闹铃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第三部分: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三: 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演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插图说明:利用课本彩图 1 1— 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继续提问:根据课本上内容,我们了解到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 但这样传播形式我们没有看到过。 能有什么方法间接地认识它吗。 活动四: 活动目标:体验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活动准备:组合音响、烧杯、 细铁丝、洗衣粉、蜡烛、火柴等。 活动过程:方案一: 将适量洗衣粉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 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并放入烧杯中的洗衣粉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 把带有薄膜的铁圈放在取下保护罩的音箱前。 观察薄膜随着声音的传播而变化。 方案二: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观察音箱播放音乐时,烛焰的情况。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操作 现象 结论 放在音箱前的薄膜 音箱发声时薄膜振动 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间传播到远处。 放在音箱前的烛焰 音箱发声时烛焰振动 得出结论:声 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第四部分:声速 感性素材: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的声音。 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回声。 闪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电声 引导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 资料介绍:查阅课本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知识归纳:提醒学生识记小。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复习教案: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在特定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 合成特定的蛋白质并改变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 而管家基因 (C)在所有细胞中均表达。 但注意选择性表达后的细胞中仍具备全套基因。 2. 细胞凋亡内在机理图解 7 3. 细胞生命历程的图示信息解读 从上图可解读以下信息 : (1)图中 ①③⑤ 细胞特征相似 : 细胞核大 , 细胞质浓 , 液泡小或无 , 都应具有较旺盛的细胞分裂能力。 其中 ①→③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堂交流:由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叙述原因。 ( 2)演示实验:如图二所示,观察和描述 图一 课堂提问:当低频扬声 器发声时,纸盆前方的烛焰会有怎样 的反应。 为什么。 ( 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弹簧形成的疏密波 提问: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 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 图二 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运动。
物理卷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2016.04)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40 分)一、选择题(40 分)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第 1 7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温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