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三 课下知能提升内容摘要: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解析:合力与分力之间是等效替代关系,所以在实验中的作用效果相同是指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且伸长到同一位置。 答案: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绳之间的夹角必须为 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 F 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 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 2、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D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 O 的位置允许变动解析:理论上,细绳之间的夹角是任意的,不需要计算,可以用弹簧秤和量角器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A 错误;前后两次结点的位置相同,力的作用效果才相同,B 正确,于测量和作图存在误差,F和 验可以证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总是成立的,C 错误。 答案:“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实36 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细绳。 如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实36(1)图乙中的_是力 合力的理论值;_是力 合力。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 3、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解析:(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到的是实验的理论值,即 F;直接测量得到的是实际测量值,即 F。 (2)细绳的作用是对结点 1、F 2,换用橡皮筋拉结果是一样的。 (3)力的合成与分解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B 正确。 答案:(1)FF(2) 不变(3)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 4、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F比较 F和 F 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和_;(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和_。 解析:根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可知,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C、E。 在 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 5、向,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 O。 答案:(1)CE(2)C 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 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同一位置 ,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 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实37 所示,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 A、B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 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图实37(1)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 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O 的位置(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 6、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 解析:(1)必需测量橡皮筋的原长和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这样才能确定橡皮筋的伸长量,确定各力的大小,还需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 时记下三条橡皮筋所在的方向,以便确定各拉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合力的图示。 因此,必需的操作是 B、 C、D。 (2)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更换不同的小重物的方法。 答案:(1)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6. (2011江苏高考)某同学用如图实38 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 7、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图实38(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 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 (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 解析:(1)弹簧秤读数为 ,可以不估读。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分别测量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 A 选项是必要的;根据仪器使用常识,弹簧在使用前需校零,B 选项是必要的;实验中力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的,C 选项也是必要的;实验是验证三个力的关系,只要测出三个力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固定 选项不必要,本题应该选 D。 答案:(1)2)D(3)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 M 的质量(或将A 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等 )。第二章 实验三 课下知能提升
相关推荐
1、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 3 V,接上 8 的负载后路端电压降为 ,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为()AE,r1 BE 3 V ,r2 CE,r2 DE3 V,r1 解析:当外电路断路时,I0,U 外 E 3 V;接上 8 负载时,I R ,则 r 2。 E I 3 2(双选) 如图 1 所示,直线 A 为电源的 UI 图线,直线 B 和 C 分别为电阻 I 图线
) ( ) ( ) ( ) 五、照样子写字组词。 12分 例:氵 —— 工( 江 )( 江水 ) 女 —— 子( )( ) 木 —— 寸( )( ) 人 —— 王( )( ) 亻 —— 门( )( ) 六、选字组词。 12分 (工 公) 做( ) ( )开 ( )人 ( )园 (友 有) ( )好 ( )用 ( )电 朋( ) (升 生) ( )旗 ( )日 出( ) 上( ) 七、比一比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检测试题(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测控导航】知识点 考系 度和加速度 论 2、6、12、13、14、15、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0、1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2013 潮州模拟)2011 年 10 月 7 日 16 时 21 分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法国制造的 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采用如图实88 所示的电路,实验中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而电压表的指针不动,下列原因可能的是()图实88A灯泡中灯丝已烧断B滑片接触不良C灯泡内部短路D滑动变阻器 A 端接触不良解析:由图知,若电压表的电阻无穷大,移动滑片时,因电流表示数有变化,故和电流表串联的回路中不存在断点,故 A 错。 若滑片接触不良,电路中不可能有电流,故 B 错。 若滑动变阻器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弹力、摩擦力1(2011浙江14) 如图 1 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