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容摘要: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 2、说一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学生考虑回答后,教师讲解有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第一课的一些内容相对比。 并结合本目中课文中的“想一想”与“每课一得”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一部有别于以往资产阶级类型的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表现在它的民主性上: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近代史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主与法制的奋斗历程。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相关推荐
主义工业化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条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第一个五年 计划: “一五”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 第一次五年计划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是国家根据过渡时期而编制的。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只是提建立初步基础。 (二)
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认识联合国,并认识到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 再引导学生阅读本节的导言。 二、新课: (一)、重返联合国 可让学生先阅读本节,认识到为什么 新中国建立后被拒之于联合国门外。 1、重回联合国 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
网 ] 2.引导学生根据 图形,写出已知、 求证. [来源 :学科网 ] 小结,通过论证,这个命题是真命 题,即“等 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板书定理名称 ). 强调此定 理是在一个三角形 中把 角的相等 关系转化成边的相等关 系的重要依据, 类似于性质定理可简称“等角对等边”. 4.引导学生说出引例中地质专家的 测量方法的根据. III 例题与练习 1.如图 2 其 中△ ABC
9、什么。 (10 分)答案(1) 位置、交通、资源、产业基础、市场、政策、土地、科技。 (2)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3)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发展更强大的军事工业;缩小区域差异,均衡发展全国经济。 (4)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进口石油运费较低,安全性较好。 对俄罗斯而言
2、上题分析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等特点。 2016江西赣州高三联考下图为某种农产品进、出口国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该农产品是()A稻谷 B牛肉 C玉米 D咖啡答案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国为美洲的国家,进口国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国家。 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C 正确
、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学了《开国大典》,大家知道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还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 为粉碎敌人的进攻 ,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面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从而引入新课: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二、新课: (一)、稳定物价之战 由学生自学,教师稍微讲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真实情况。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