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上有趣的不倒翁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的认识,经过老师适当的引导与提示,从而揭开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 】 三、 了解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 样不容易倒。 (课件展示) ( 1)酒瓶、花瓶、台灯、地球仪、电话等物体重心偏低,摆放起来稳定; ( 2)塔式起重机在底部加很多铁块等,使其稳定性大大提高; ( 3)人走在冰上或其他光滑地面上时,往往弯腰、屈腿以降低重心,避免滑倒。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 在生活中为增加物体的稳定性,我们常采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电扇底座、话筒架、公共汽车站牌等。 【通过对一些生活物品的观察,启发学生认识不倒翁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认 识到科学与生活相结合,会创造出美好的物质世界。 】 四、 实践活动,制作不倒翁 1.制作不倒翁 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发现了不倒翁推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现在,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不倒翁。 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 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 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 ( 3)要做到:上轻下重 2. 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可以玩一玩,评一评 (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 改一改,相互帮助,改进提高。 选出代表上台交流。 ( 1)你觉得你做的不倒翁成功吗。 为什么。 ( 2)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将对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 3)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 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生自由活动,相互协作,完成制作,老师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 氛围,学生无拘无束。 大胆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五、拓展活动, 设计制作会翻跟头的熊猫 课后,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设计制作一个会翻跟头的熊。青岛版科学三上有趣的不倒翁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
一把铁锁分别放在这张白纸上,会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这个例子你想到了什么。 (水相当于白纸,它能托住一些轻的东西,使它浮在水面上,而重的东西水就托不住了,它就会 漏进水里。 ) 我们怎样能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否真的受到水给它的力量呢。 请同学们轮流将水盆中的塑料泡沫慢慢地压入水底,边压边仔细体会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想到用手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会手的感觉。
1、学习目标 1 感受作者笔下小小男子汉逐渐成熟 、 自主自立 、 刚强的性格特点。 理解真正的男子汉的内涵 ,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2 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 、 亲切 、 细腻的描写特点。 3体会作者生动、风趣而又含蓄的语言。 自学提纲 1、了解什么叫作“男子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下列问题: ( 1) 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 “
1、学习目标 一、理解月亮是 “ 印章 ” 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二、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 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读课文,思考: 1、 “ 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 大家为什么这样争论。 谈谈你的理解。 2、奶奶最后说了: “ 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 你如何理解呢。 3、 “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
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放在水中会浮起来。 那么它们为什么能浮起来呢。 你能不能再做一次大胆的猜测。 我们怎样能知道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否真的受到水给它的力量呢。 引导学生想到用手按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体会手的感觉。 (学生分组做实验,进行感受。 ) 学生交流实验感受,并说明道理。 理解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 力, 教师总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这种向上托它的力,在科学上就叫做浮力。 (
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3. 能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并能指出作者的观察点,体会文章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认文中的说明方法。 能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学生自学,质疑问难( 15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积累字词。 3、了解课文思路 4
1、三颗枸杞豆 程海 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1、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结构。 2、领悟文章的语言,理解其深刻含义。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4、通过学习,明白要珍惜时光, 把握金色年华。 自学提纲 1、读课文,积累 字词 2、文中的三颗枸杞豆是三颗怎样的枸杞豆。 完成填空: 的枸杞豆。 3、 梳理文章结构,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文章讲了与三叔的几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