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55)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精选练习内容摘要:

3、 Ca+m=10 或 16 DY 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答案】C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 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 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D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答案】知 22 当向含 1液中有一半的被氧化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B反应后溶液中 c( )=c()C参加反应的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 2答案】B 7、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二者可用银镜实验加以鉴别B用一定浓 5、,向其中的一份中加入碘水,根据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蓝色,来确定是否还存在未水解的淀粉;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 液中和催化剂 溶液显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来确定淀粉是否水解。 因此仅用淀粉溶液、稀硫酸、碘水、新制氢氧化铜四种试剂不可完成淀粉水解产物及水解程度检验的探究实验。 错误。 D玻璃的导热性比较差,外管的温度高于内管。 如果要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一个把碳酸氢钠放在内管,把碳酸钠放在外管。 因此如图实验不可证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错误。 8、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 = 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示消耗 物 6、质的量 n(A、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 ,C 是 A、B 的混合气体,则 C 中: n(A) n(B)为( ) 案】A【解析】首先排除任意比。 由图可知: 1 耗用 0.5 2,1 耗用 2 2;若 A、B 以 11 混合,则 1 耗用 2,而图中 1 耗用 1 2,可见 A、B 混合物中, n(A) n(B)11。 观察备选项可知答案。 9、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 7.2 g,体积是 (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g/C71 D71 g/ 【答案】D【解析】假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M,则:(14.2 g/M),得:M=71 g/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 8、正确;C、氢气的摩尔质量是 2g/ C 错误;D、水中不含氢气,1 2O 中含有 2 1 D 错误;故选 B12、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固体,分子式为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 126标准状况下,1聚氰胺所占的体积约为 聚氰胺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m(C):m(H):m(N)=6:1:14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答案】A【解析】解:摩尔质量以 g/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三聚氰胺26 g/错误;三聚氰胺是固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1 聚氰胺所占的体积原小于 错误;三聚氰胺 m(C):m(H):m(N)=(123):(16):(146)=6:1:14,故正确 9、;故选 A13、利用下表提供的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跟)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A 烧杯、玻璃棒、短颈玻璃漏斗 苯甲酸的重结晶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 去 液中少量 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 制 0.5 液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用盐酸除去 少量 案】电池的负极反应是 =现用干电池为电源电解 32.4 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6%,问这段时间内,干电池中消耗的 物质的量为( ) 案】B【解析】首先计算消耗水的物质的量。 设为 x,则有(32.4 36%=32.4 g34%,解 x=0.1 解时消耗 1 2O 需消耗 11、】食盐盐析过滤装置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分液漏斗、烧杯盐酸过滤过滤装置【解析】可以向肥皂水中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再进行过滤;加入饱和 进行分液;加入盐酸,使硬脂酸沉淀再过滤。 18、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 A 瓶的溶液褪色,C 瓶的溶液不褪色。 A 瓶溶液的作用是 ,B 瓶溶液的作用是 ,C 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答案】 (1)2)C=2H 2O2)(2) (3)验证产物气流中有 将产物气流中 确认产物气流中 瓶溶液全部吸收(4)无水硫酸铜(或变色硅胶) 水蒸气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在、之前 (5)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