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三化学二轮专题(5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精选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3、子间以非极性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答案】D【解析】A 项:分析题意知道 据 C、N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递变,CN 键比 CC 键,键长短,键能大,故正确。 B 项: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可形成四个共价键;而氮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可形成三个共价键,故每个碳原子可连接 4 个氮原子,而每个氮原子可连接 3 个碳原子,故正确。 C 项:在 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 8 电子结构以单键结合,故正确。 D 项:在 错误。 7、元素 A 和 B 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18。 已知 A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a,次外层电子数为b;B 元素原子的 M 层电子数是 层电子数是 a+b,则 A、B 两元素所形 4、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金属晶体【答案】B 【解析】 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不会产生剌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2 B浓 液C与 D与浓 【答案】C【解析】A 生成二氧化硫气体;B 产生氨气;C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D 生成氯气。 9、下列实验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B不能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C酒精少于 1/3 的酒精灯不能用于加热D不能用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答案】A【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是为防止酒精挥发,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B、C、D 都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故选:A10、设 列说法正确的 6、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可知,1 原子中含 8子,即 8 选 C11、若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6 g 与 18 g 含质子数相等B常温下,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L 0.5 1 阳离子总数为 温常压下,11g 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案】D【解析】解:A、16g 甲烷和 18g 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 1 10子,而 1 11子,故个数不相等,故 A 错误;B、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故转移的电子小于 B 错误;C、1L 于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了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多,所以阴阳离子总数大于 C 错误;D、11g 二氧化碳中的分子个数 N= = D 正确故选 D12、下列 9、化镁 于酸后会产生过氧化氢,在医学上可作为“解酸剂”等。 过氧化镁产品中常会混有一定量的 验室可通过多种方案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某研究小组拟用右图装置测定一定质量的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 (1)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 (2)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 ;。 实验结束时,待恢复至室温,先 ,再平视刻度线读数。 实验室还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来测定样品中过氧化镁的含量:方案 I:取 a g 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液至 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后,将滤渣充分灼烧,最终得到 b g 固体。 (3)推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用含 a、b 的表达式表示)。 方案:称取 10、 0.1 g 样品置于某定量用锥形瓶中,加入 15 液和足量盐酸,摇匀后在暗处静置 5 后用 (已知:I 2+2a 24)该实验在滴定前需加入少量 作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5)推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作催化剂(或催化 (2) 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先将右侧刻度管缓缓向下移动直到两侧液面相平。 (3) 7(a 2a (4)淀粉溶液; 蓝色变无色。 (5)析】(1)该实验是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稀盐酸中加入少量 2)用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为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气体的体积受到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读数前要恢复至室温和恢复到常压,即将右侧刻度管缓缓向下移动直到两侧液面相平;(3)根据前后物质的变化确定质量减少的是氧原子,n(O)=(16n(),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656a=7(2a;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