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4课故宫博物院内容摘要:
齐读第二段,思考: (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 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给游览者留下了一个总体印象。 后文主要围绕这三个建筑总特点展开,前面提到了建筑规模宏大,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其它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下面,我们跟随黄传惕先生的脚步,正式踏上故宫之旅。 朗读 4 段,同时 PPT 展示故宫全景示意图。 说说以下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体现了故宫三大特点的哪些方面。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 打比方 建筑精美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 ——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 建筑精美 “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 列数字 宏大壮丽 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板 书 设 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 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 (三大殿 )(3— 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 11)承上启下 内廷( 12— 15)后三宫 御花园 (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整体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游踪 第二课时 ( 授课时间: ) 教学目标: 深入研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宫博物院。 上节课,我们根据同学们画出的故宫游览图,知道了故宫的大致情况,回顾复习: 旅游路线图( PPT 展示),总结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回归课本,复习结构划分,概括说明结构。 (总分总) 略提 2 段,找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方法。 故宫的总体特点是 ——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列数字。 二、 课文研读 今天,我们将进入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请大家齐读 11 段,看看这一段介绍的是何处。 明确:小广场,它是前朝和内廷的分界地带。 第二部分哪些段落介绍的是前朝,哪些是内廷呢。 明确: 410 段讲前朝, 1214 段讲内廷,可见 11 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前朝部分。20xx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4课故宫博物院
相关推荐
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陋室”“陋”吗。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 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用意何在。 在文章最后却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文章借写“陋” 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陋室铭》通过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
”者是也。 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1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效果。 1翻译下列句子。 (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 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主题阅读】 (一)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 —— 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倾听,学习准备,分发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知 扫除字词障碍检查交流 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并复述文章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事件感人
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三、细读文本 1.细读课文 48 段,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如何具体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的。 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 (勾画批注,同桌交流。 ) 中国石拱桥 —— 赵州桥 历史悠久: “最古的石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三个词语依次递进,越加清晰具体,“最古”很抽象,“公元 605”比较具体了
学生预习情况。 、背景简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 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 悲哀的理由。 本文的人物还有哪些。 哪些人物是主要人物。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及事件的发展,情节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分别找出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 四、速读课文,思考分析有关问题 (一)快速阅读第一部分
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聆听了雨的足音,诉说了雨的功过,品味了雨的韵味,高唱了雨之歌,展示了雨之美,我们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想要倾诉。 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赶快行动吧。 作文题目与要求 ① 、题目:《雨的诉说》, 提示: “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② 、类型:写景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