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8课观潮word导学案内容摘要:
”者是也。 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1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效果。 1翻译下列句子。 (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 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 【主题阅读】 (一)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 1)东南形 胜 . ( 2)天堑无 涯 . ( 3) 竞 . 豪奢 1翻译下面句子。 (1)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概括选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1与《观潮》相比,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二)游钓台记(节选) 郑日奎(清) 舟发自常山 [1] ,由衢抵严 [2],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 [3],未暇问名,颔之而已 [4]。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 [5]必予告 [6]。 越日 [7],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 [8],觉有异 [9],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邪 [10]?”曰: “然矣。 ”舟稍近,迫视之 [11],所云两台 [12],实两峰也。 台称之者 [13],后人为之也。 台东西跱 [14],相距可数百步 [15]。 石铁色,陡起江干 [16],数百仞不肯止 [17]。 巉岩傲睨 [18],如高士并立 [19],风致岸然 [20]。 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 [21]。 树多松,疏疏罗植 [22],偃仰离奇各有态 [23]。 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 [24],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故曰:“峰也而 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 注释: [1]常山:在今浙江常山县。 [2]衢 (q):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 抵:到达。 严:严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20xx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8课观潮word导学案
相关推荐
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 —— 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倾听,学习准备,分发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 问题探究 一、整体感知 扫除字词障碍检查交流 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并复述文章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事件感人
从文中找出哪里表现出老王的不幸。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的单干户,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D、瞎了一只眼,另一只眼睛也有病,还因此被人恶意攻击。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总结:穷苦卑微、生活艰难 杨绛对老王做了什么。 A、照 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B 、老王再客气
研讨老王之“苦” 精读课文 1— 4自然段,学习明确文中交待了老王的哪些情况。 课文第 1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职业 ( ) 谋生手段 课文第 2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家庭情况 ( ) 孤苦无依 课文第 3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身体状况 ( ) 生理缺陷 课文第 4自然段:交代了老王的居住条件 ( ) 生活条件。 研讨老王之“善” 朗读读课文 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
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陋室”“陋”吗。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 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用意何在。 在文章最后却又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文章借写“陋” 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陋室铭》通过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
齐读第二段,思考: (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明确: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 2)这些特点之前的那些文字介绍的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故宫的整体布局、外观概貌,体现出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 列数字。 过渡句:这两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
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 三、细读文本 1.细读课文 48 段,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如何具体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征的。 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 (勾画批注,同桌交流。 ) 中国石拱桥 —— 赵州桥 历史悠久: “最古的石桥”“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三个词语依次递进,越加清晰具体,“最古”很抽象,“公元 605”比较具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