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12质量4内容摘要:
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 提问: (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 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教师可以让学 生看刚才的铁锤和铁钉叫一个学生 (会使用杆称的 )上来称一下那个 重一些。 也就是那个含物质的量多一些。 用杆称称出来是斤,引入质量的单位。 来说明我们物理上 (也就是国际上 )用什么来表示,引和千克 (kg)这个单位 . 1 斤 =(kg) 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板书: 2.单位:吨 (t),千克 (kg)、克 (g)、。人教版物理八下112质量4
相关推荐
根据定义,密度等于什么呢。 (以上内容采取自学 的方式,在小组内探讨完成) 然后在小组内完成下列问题: ( 1).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哪个大。 一个小铁钉和一个大铁块的密度哪个大。 ( 2).一块砖分成大小不相等的两块,则( ) A.小块的密度的大。 B、大块的密度大 C.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 3).有人说,同一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知
据。 分析与论证。 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 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 (2 分钟)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 (画外: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 ) 质量 m(g) 体积 V( cm3) 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师: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算一算每种物质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大约 7分钟)。 期间由学生把表格画在黑板上,并不断填写数据。 分析与论证。 师:现在大部分小组都做完了实验,我们来看一看各组实验结果。 问:下面每一小组都来分析讨论,你们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 (2分钟)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 ( 画外:因为前面有了猜想的基础,其他小组学生可能会用计算器算出。 ) 质量 m(g) 体积 V( cm3) 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明确学习内容:质量。 质 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一切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的物体具有的质量可能是不同的。 3.提出问题: 物体与物质有什么不同。 物体质量的大小如何表示。 学生回答: 1.铁锅、铁钉是物体,它们都是由铁做的,铁是物质。 2.通过规定质量的单位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的大小。 4.创设实际的物理 情境: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1 kg是多少呢。
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建立模型、拟人类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历程的艰辛
: 波长在 10m~1mm之间,频率在 30兆赫兹 ~310 5兆赫兹之间。 生甲组: 优点: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生丙组: 缺点:是每隔 50km要设一个微波中继站。 师: 为什么需要建立微波中继站,它起到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 9. 4- 1,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继站的作用。 生丁组: 因为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师: 回答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