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之一内容摘要:

: ③ 局限性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表达 了 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反映 了 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推动 了革命发展。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 没有 明确 提出反帝要求 —— 没有 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 (四)三民主义的评价 材料一: 1906年孙中山说: “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 ——《 孙中山选集 》 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 孙中山选集 》 内容: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内容: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局限性: 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 1、三民主义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各族人民与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 •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 D.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 • 2、“平均地权”的土地革命纲领对革命的不利影响主 • A.使革命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 B.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力量 • C.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 D.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 3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 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 ※ 三民主义中, 民权 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走向民主共和 (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最大成果) 191 10武昌起义 溥仪退位 ( 建立民主共和国 )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走向民主共和 (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最大成果) (二) 1912年,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内容: 意义: ①② 对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具有 进步 意义, (法律保障) 性质: 中国 第一部 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巩固民主共和 ) 大大推动 民主化 进程 ( 建立民主共和国 ) 袁世凯祭天祭孔 (三) 捍卫民主共和 的斗争 ① 1913年“二次革命” ② 1915年“护国运动” ③ 1917年、 1921年两次“护法运动” 过程 背景 袁实行 独裁统治 ,企图 复辟帝制 孙中山发动并领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