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之一内容摘要:
: ③ 局限性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表达 了 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反映 了 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推动 了革命发展。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 没有 明确 提出反帝要求 —— 没有 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 (四)三民主义的评价 材料一: 1906年孙中山说: “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 ——《 孙中山选集 》 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 孙中山选集 》 内容: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内容: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局限性: 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 1、三民主义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各族人民与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 •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 D.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 • 2、“平均地权”的土地革命纲领对革命的不利影响主 • A.使革命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 B.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力量 • C.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 D.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 3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 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 ※ 三民主义中, 民权 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走向民主共和 (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最大成果) 191 10武昌起义 溥仪退位 ( 建立民主共和国 )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走向民主共和 (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最大成果) (二) 1912年,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内容: 意义: ①② 对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具有 进步 意义, (法律保障) 性质: 中国 第一部 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巩固民主共和 ) 大大推动 民主化 进程 ( 建立民主共和国 ) 袁世凯祭天祭孔 (三) 捍卫民主共和 的斗争 ① 1913年“二次革命” ② 1915年“护国运动” ③ 1917年、 1921年两次“护法运动” 过程 背景 袁实行 独裁统治 ,企图 复辟帝制 孙中山发动并领导。人教版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之一
相关推荐
局限性 ⑵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其局限性的决定因素: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缺乏坚实 群众基础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 失 败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活 动 结 果 辛亥革命 《 临时约法 》 两次护法运动
林批孔 ”运动。 目的是借批孔之名打倒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篡夺权力。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道家思想不被重视。 秦汉之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之时, “ 无为而治 ” 思想便受到重视,如西汉初、唐初、明初。 古代学派的兴衰 —— 道家 战国时期,因其观点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备受重视。 秦王赢政采用法家理论,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取得了一些成就,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没能成功地实现国富兵强。 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 1895年,正如梁启超在 《 戊戌政变记 》里说的,“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也正如何启、胡礼垣 《 新政始基 》 所说的,甲午一战实际上是分界线
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 颠覆君主政体 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 讲到那政治 革命的结果 ,是 建立民主 立宪 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 建国民政府。 ——《 在东京 《 民报 》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 1906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进步性是什么。 联系当时中国实际
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熟知其极。 ” 道是世界的本原 辩证法 《 老子 道德经 》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展 党的建设 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改的完成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 小康社会 .和诣社会建设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民主革命及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党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2.英语课上,老师问: Who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Par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