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1内容摘要:
应该怎样看待。 “礼” “克己复礼” 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孔子 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你怎样理解他的 “ 敬鬼神而远之 ” ?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 “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 对待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020年是孔子诞辰 2555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在他的故乡曲阜,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华丽,气势恢弘。 而且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 但是,他的生前是否真的如此风光呢。 史书载,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 叶落归根 周游列国 叶落归根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岳麓版历史必修3孔子与老子1
相关推荐
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 穷居陋巷 ” ,曾参 “ 提襟肘见 ”。 所以,当时就有人说 “ 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 ——《 中国教育史讲稿 》 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 在当时有何意义。 教育思想 ——1) “ 有教无类 ” 2) “ 因材施教 ” 3)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4)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学而时习之
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主张逐步改良,可以“损益”旧的章法。 ③敬鬼神而远之 (世界观 )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敬畏 :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 远之 :强调关注现实社会 ,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 ( 实干精神 ) : 教育对象: 教学方式: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独立思考,坚持真理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学思结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21年 第二次 护法运动 失败 《 临时约法 》仍没有执行 革命活动一再受挫,促使孙中山潜心于革命理论的创建。 为此,孙中山写下了这本 《 孙文学说 》 ,又名 “ 知难行易学说 ” ,写于 1918年, 1919年发表于上海。 内容共有八章,书中列举了十个事例来论证知难行易学说,期望能借此思想的传达,改造国人传统 “ 知易行难 ” 的错误心理,重振人心,力行实践 ,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实践
长总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 而中国占的比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 反映的问题: • (1)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 它改变了传统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模式 , 转而主要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增长。 这说明 ,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的 , 而科技发展需要人才 , 所以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 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措施 党和政府如何重视义务教育呢。 ( 1)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 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七条
上述统计数据清楚表明, 50年代至 80年代,随着国民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日本经济始终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思考: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认识: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 快教育发展, 明确“科教兴国”是中华民 族的振兴之路。 希望: 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为 振兴中华而努力。 1977年 8月 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