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3内容摘要:
上述统计数据清楚表明, 50年代至 80年代,随着国民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日本经济始终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思考: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认识: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 快教育发展, 明确“科教兴国”是中华民 族的振兴之路。 希望: 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为 振兴中华而努力。 1977年 8月 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 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 ——恢复中断 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 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 1977年某大学的开学典礼 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 我国大学建立起完善的学士 ——硕士 ——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该图为中科院 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 我国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 建国初期,改造整顿 1958年, “ 教育大革命 ” 1961- 1963年 ,全面整顿 “文革”期间,严重破坏 1977年,恢复高考 改革开放,迅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知识归纳 :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 利。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 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六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第七条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在普及初等教 育 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 管部门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阅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的几条内容,它说明了什么。 育的义务; 权利和 义务 .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贫困失学儿童 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牵动人心 “贫血”的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岳麓版历史必修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3
相关推荐
• 党和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措施 党和政府如何重视义务教育呢。 ( 1)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五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 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第七条
长总要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 而中国占的比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 反映的问题: • (1)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 它改变了传统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模式 , 转而主要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增长。 这说明 ,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的 , 而科技发展需要人才 , 所以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应该怎样看待。 “礼” “克己复礼” 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孔子 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你怎样理解他的 “ 敬鬼神而远之 ” ?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 “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 对待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020年是孔子诞辰 2555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先哲
柳咏、两宋之际李清照。 豪放派: 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代表人物: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陆游等。 一、 《 窦娥冤 》 关汉卿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为中医临床医学的 经典 东汉 东汉 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中国现存最早的体 育保健体操 明代 李时珍 1《 本草纲目 》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 16世纪以前的分类 法,创立了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1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为目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 黄帝内经 》 : 现存的较早的一部医书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 “医圣”张仲景 • 《 伤寒杂病论 》 《
第 9课 诗言志 歌咏言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劳作或生活时,为了提高效率和减轻疲劳,或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常常发出有节奏的呼声,最初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劳动号子之中。 后来诗歌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时代 —— 尧舜禹 作用 —— 天子体察风土人情,了解民间疾苦;百姓对政治措施的反应 3.《 诗经 》 —— 四言体 ( 1)地位 ——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