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2内容摘要:
两者都是进步思想,当时的时代特征相适应。 前者适 应了诸侯割据的形势,后者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顾炎武 《 日知录 》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 , 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 一命之官 , 莫不分天子之权 , 以各治其事。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 独治之而刑繁矣 , 众治之而刑措矣。 —— 顾炎武《 日知录 》 材料二 熟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 之清谈谈孔孟。 末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末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 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 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 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 日知录 》 依据材料归纳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顾炎武的 “ 亡国 ” 与 “ 亡天下 ” 的根本区别有哪些。 “ 亡国 ” 只是王朝的改朝换代; “ 亡天下 ” 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 顾炎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2
相关推荐
之际,参加堪称悲壮的 抗清斗争 ,失败后的 30多年中,致力于 讲学和著述, 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才,写作了大量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学术专著,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 30多年中,黄宗羲还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始终保持了遗民的气节。 著有 《 明夷待访录 》 《 明儒学案 》 等 黄宗羲名片 开六经之生面 启来学之军思 青年时代参加了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
事物便不复存在;而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 2. [解析与探究 ]比较一下 , 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何异同。 • 提示: (1)不同之处。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通过总结历代兴亡的教训 , 对皇帝集权和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判 , 主张限制君权 , 赋予民众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力 , 以履行行政监督和参与政治的权力。
兵抗 清。 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 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 不久 , 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 瑶山区。 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 人 称船山先生。 代表作有 《 张子正蒙注 》 、 《 周易 外传 》 、 《 读四书大全说 》 、 《 思问录 》 、 《 黄 书 》 、 《 噩梦 》 和 《 读通鉴论 》 等。 王 夫 之 黄宗羲(
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 《 狂人日记 》《 孔乙已 》《 药 》《 阿 Q正传 》《 祝福 》 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对不对。
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 “ 德、赛两先生 ” 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 “ 一切黑暗 ”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陈独秀创办了 《 青年杂志 》 ,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 《 敬告青年 》 一文, 提出 “ 民主 ” 和 “ 科学 ” 的口号,他说: “
想 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礼教为主 异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尊王贱霸 礼法并施 王霸兼用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 07广东)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墨子与墨家 关于墨的说法: 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 罚为工匠。 其二:是平民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