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2内容摘要:

两者都是进步思想,当时的时代特征相适应。 前者适 应了诸侯割据的形势,后者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顾炎武 《 日知录 》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 , 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 一命之官 , 莫不分天子之权 , 以各治其事。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 独治之而刑繁矣 , 众治之而刑措矣。 —— 顾炎武《 日知录 》 材料二 熟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 之清谈谈孔孟。 末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末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 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 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 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 日知录 》 依据材料归纳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顾炎武的 “ 亡国 ” 与 “ 亡天下 ” 的根本区别有哪些。 “ 亡国 ” 只是王朝的改朝换代; “ 亡天下 ” 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 顾炎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