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解题指导内容摘要:

)等角度进行分析;文化生活主要从国家和公民个人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要认真分析题干信息内容,找出材料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或成功的做法,针对问题可以找出应对性的措施,根据成功做法可以分析可借鉴性的措施。 第三,把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结合起来,多角度分析措施。 【 例 4】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 我国某汽车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完全掌握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制造技术,创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两大发动机品牌。 截至 2020年 9月,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 4 003件。 获得授权专利 2 412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遥遥领先。 该企业先后通过 ISO900 ISO/TSI6949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20年该企业整车销售达 50万辆,连续 9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连续 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 10多年来,该企业已经让 100多万消费者实现了轿车梦。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 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解析 】 解答第一小问,要能够联系教材有关企业的知识从 “ 打造品牌、提高质量、扩大销量、增加利润 ” 等方面说明自主创新对企业的作用;第二小问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开放性较强,主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从加大投入、吸引人才、参与创新等方面组织答案。 【 答案 】 (1)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2)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通过奖金、股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五、辨析型非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试题给予的观点、材料、情景等现象进行辨别分析并做出科学评价、全面辨析的一种试题。 这类试题思维含量比较大,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辨别要简明准确。 辨是辨别是非,对可辨点作出简单明白、准确无误的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不能只作出对或错的简单辨别。 要作出简明准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找全、找准辨点。 第二,分析要完整全面。 分析的总要求是全面、透彻、完整、紧扣题意,有是说是,有非说非。 分析要针对可辨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释理由,要分析判断相统一,防止材料观点两张皮。 第三,结论要顺理成章。 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结论,结论不能脱离辨别分析,要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浑然一体。 综上所述,明确辨析点,解答必然点,展开讨论点,补充遗漏点,这是解答辨析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例 5】 (202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截至 202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 “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 的观点。 【 解析 】 本题是一道评析类辨析题。 题目给定的范围很具体,要求运用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对观点进行评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对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首先要肯定题目中的合理成分,对于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来说,文化体制改革是搞文化产业化。 其次要否定观点中的不合理成分,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而言,这不是文化产业化的具体表现。 【 答案 】 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