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走向现代世界内容摘要:
人罢市,各地人们纷纷响应。 ③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最终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⑤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二、历史性的转折: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②向俄国学习,走革命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第一个 陈独秀 1920年 上海) 3.党的成立: ( 1)中共一大: 1921年 7月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确定党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 ( 2)中共二大: 上海 内容: ①最终奋斗目标: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②近期奋斗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要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走上了新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新的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 三、从北伐战争到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 1)过程: 中共三大: 1924年,广州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一大: 1924年,广州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共产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 2)成果: 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2.北伐: ①目的: 1926年,为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②迅猛发展: 共产党人的勇猛作战,叶挺第四军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 ③胜利发展的意义: 极大鼓舞了工农大众,推动了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④结果: 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北伐失败。 3.中国共产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1)南昌起义: 1927年 8月 1日 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 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 8月 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 9月,毛泽东在江西、湖南交界的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最巩固的。 (这些革命根据地都分布在各省的交界处,那里敌人力量薄弱,革命基础较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些地区农特产比较丰富,便于筹集粮食,所以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4.长征: 1934——1935年,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八年级历史走向现代世界
相关推荐
间: ; 军队名称 : ;司令员: ; 英雄人物: ; 结果:签定 《 》 意义: 1950、 10 — 195 7 中国人民志愿军 彭德怀 朝鲜 保家卫国 黄继光 邱少云 朝鲜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 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
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所以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 3)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你如何看待洋务运动。 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洋务运动的成就) •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
— 希腊的另一城邦 • 经济上: • 政治上: 希腊的衰落: (时间、原因) 亚历山大帝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上承希腊文明,下启罗马帝国 ( 1) ( 2)公元前 2世纪: 结 果: 罗马人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奴隶和战利品,罗马变得空前的强大和繁荣。 共和制 大帝国 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 的大帝国的原因: 帝国的衰亡: 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代希腊半岛 B
尤为突出(建成 大庆油田 );( 2)尖端科技成就: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模范人物: “铁人”: 王进喜 、两弹元勋: 邓稼先 、好 书记: 焦裕禄 、好战士: 雷锋 1956— 1966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一九六六周恩来会见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焦裕禄在泡桐树前留影 本课全面介绍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
民英雄纪念碑等 结束了 …… 实现了 …… 中国人民 ……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意义: 壮大了 …… 鼓舞了 …… 新政协召开 国内 内容 为巩固政权而奋斗 追剿残敌 抗美援朝 组建新兵种 进行土地改革 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全国大陆领土基本解放 赢得和平环境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增强了国防力量 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 “ 另起炉灶 ”与 “ 一边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