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内容摘要:

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 的产品。 但是随着技术进步、要素流动、产业分工日益突出,除了基础的要素资 源状况,另外一些诸如市场结构、消费水平、产业政策等非要素因素,对一国与 外国的竞争优势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 H― O 理论所不能及的。 而且,要 素禀赋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国际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同或相近的国家之间 如发达国家之间 ,以及同一产品在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 产业内贸易 的现 象【„】。 2. 1. 1. 3 传统贸易理论于我国的 应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除石油外的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大部分发展中 国家体现自身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竞争优 势。 若发展中国家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现存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 际贸易结构,就不可避免地跌入“比较利益陷阱”,使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我们就应该 多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但是现实情况是,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需求日益减少, 国际生产越来越倾向于以需求为导向。 而 从需求结构看。 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已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 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 另外,由于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及部分工业制成品的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 产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减少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 因此,传统 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在某一时点和某一局部静态地考察比较优势和竞争 优势,很难成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长远产业和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2. 1. 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 ??E??波特教授。 波特 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等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基于资源禀赋优势 的竞争优势常常是难以持久的,在基础要素上有优势的国家由于对其的依赖而使 其国际竞争力反而下降,真正提高竞争力的是经过创造、升级或专业化了的高级 要素。 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 该理论包括 6 个因素,即要 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机会阻及政府。 波特认为, 如果要提高某一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将上述前四个特征有机地 3。 ”。 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钻石圈表,这一钻石圈表的因素会积极影响国际竞争能力 t 基堑垫垄 ::盐省旦耋量壶岔塑。 一一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是将各种观点综合起来建立的模型,并希望从比较的角度 和发展的角度对国家、产业和企 业的竞争力来源做出解释。 尽管后来遭到了很多 学者的质疑,但是它用以解释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更加适用,对发展中国家的产 业竞争力也非常富有启发意义。 2. 1. 3 传统贸易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比较和关联 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比较优势理论从全球角度 考虑,认为一国只有按照成本原则分工,就会增加本身的福利,并提高世界范围 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水平,而竞争优势理论从国家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才能使 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福利,更好地提高效率,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 地 位;前者主要对某些产品或产业的成本即价格的竞争能力进行比较,而后者则是 将一国的竞争能力即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既考虑 现实情况,也考虑潜在的利益,并注意怎样才能使一国取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 势,以便从外贸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总之,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 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 结果。 因此,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 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 真正 的出口竞争力。 2. 2 基于高新技术产品技术特性的理论综述 高新技术产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伴随着潜在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进而 导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之间产业形态和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变。 以技术差距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等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为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2. 2. 1 技术差距论 按照技术差距论,叛产品和新工艺使技术创新的国家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具有 了暂时的垄断地位,他们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圆进行技术模仿, 并开始生产 这些产品,但他们最终掌握了和创新国一样的新技术时,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就 与创新国具有了相同的生产函数,他们就可以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大量对外出口, 甚至完全占领创新国的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会存在技术差 距。 科技发达国家在不断在创新、在出口的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技术转移和技术 扩散,推进技术进步,从而深化分工和发展。 2. 2.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 e ―― ...。 ........。 ..... ― 霎 出 j一. !。 , 较优势。 对于~个新产品,制造这种产品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会随生命周期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 在新产品时期。 它是技术密集型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使它具 有垄断优势的要素是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高度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 到了 成熟期,它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依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到 了衰退期,它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低工资的劳动是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 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的那些产品领域是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 2. 2. 3 规模经济理论 保罗 ??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1989 等人用内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经济 揭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因为基于国内市场所建立的规模经济在产品 出口之后,市场会迅速扩大。 在生产继续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使产 品的平均成本进一步降低,增加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理论表明, 在 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领域 例如在汽车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等 专业化于生产 某一种或几种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更加有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规模经济理论还认为,一个国家通过补贴、进口限制使其国内有成本优势的 某种产品的生产达到了国际市场竞争所要求的规模,然后取消补贴或进口限制, 就有可能建立某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 2. 4 产业内贸易理论 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设备、工艺的更新,给产品生产造成的 产品差别化特征的加强,不仅使同类产品在各自的定位市场取 得相对竞争优势和 市场垄断地位,也使产品在国际问的双向流动成为可能,从而使当代世界贸易由 传统的禀赋优势贸易扩大到技术优势贸易,即产业问贸易延伸到产业内贸易。 产 业内规模在不同产品类别中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在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 水平较高,在初级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产业内贸易对一国贸易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产业内贸易是 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高技术产业便是存在产业内贸易现象的 典型代表。 这类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出口贸 易效益和推动外贸发展由外延式扩 张向内涵式方向转变。 第二,产业内贸易是以水平分工与合作为主要基础的,加 强本国与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有利于吸引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三, 产业内贸易事是以差别化产品贸易为主导形式,加强产业内贸易有利于推动企业 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培植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第四,产业内贸易 是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克服无序竞争对出口贸易 ―― ...童塑垫芷盆当呈奎兰盘坌堑 .。 . 秩序的干扰,也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市场结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21。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虽然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仅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根 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加以利用。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 D 发展就是在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地向竞争优势转变。 我们应该 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并在技术进步、产业内贸易等新贸易理论的 指日 l 下,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能力。 第 3 章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丌路先锋, 高技术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产值一般占GNP 的 15%以上。 从各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经验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高 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平台,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体现了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本源。 本文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的研究之 前,有必要先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把握发 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途径。 3. 1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1 我国高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 2020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3768. 6 亿元,增幅比制造业平均水平 高 3. 9 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持续上升, 1995. 2020年高技 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由 1. 88%上升到 3. 28%,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 增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1995 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 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 6. 2%, 2020 年已经接近 10%。 高技术产业在对传统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中,使传统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 争能力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提高。 同时又派生出许多新兴产业,为传统 产业在更高技术层次上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2 中国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活跃,新产业不断涌现,基本形成计算机 及办公设备、通信设备、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电子元器件及配件、航空航天器 、 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全面发展的局面,其中计算机及 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 同时,通信服务、计算机和数 据处理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也在蓬勃兴起。 3 技术含量相对密集是高技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根本特征。 近年来, 我国高技术产业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加快了技术进 步的步伐,技术进步在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 年,我国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 Ramp。 D 经费 187 亿元, 比上年 水平高 3. 6 个百分点。 4 产品更新速度快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新产品开发投入力度是 衡量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2020 年,高技术产业共开发新产品项目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