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注税-税收相关法律-习题班-讲义全内容摘要:

265 职权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政行为。 提示:行政终局裁决行为与国家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排除范围。 (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行政行为合法有效必须具备四个 基本要件( P20): (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在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内实施;(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五)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P20) 无效是某项行政行为重大且明显违法,无效行为给相对人造成了损害,应当予以 赔偿。 (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有瑕疵。 ( 2)行政行为不适当。 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提示: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律后果 ( 1)行政行为自 被撤销 之日起 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 2)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主体过错而引起的,并且依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使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那么, 由此造成相对方的一切实际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 3)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相对方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相对方的共同过错所引起的,撤销的效力通常应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 过错方各依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赔偿责任)。 ;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 ( 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依此作出的相 应行政行为如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或因失去其作出依据而废止(法律发生变化)。 ( 2)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损公共利益,同时可能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事实发生变化)。 ( 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结果已经实现)。 提示: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后果 ( 1)行政行为废止后,其效力从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 ( 2)因行政行为的废止给相对人利益造成损失的,行政主 体应当依法给予 补偿。 典型例题 【例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主体不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以影响或者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的实施行为是( )。 ( 2020 年) [答疑编号 190001020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事实行为的定义。 选项 C 正确。 【例题 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税务行政行为具有( )等特征。 ( 2020 年) 13 / 265 [答疑编号 1900010202]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行为的特征主要有:从属法律性、自由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选项 BE 正确。 【例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 )属于授益行政行为。 ( 2020 年) [答疑编号 190001020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授益行政行为。 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权益或免除义务的行为,即行政主体实施的为相对人创立、确认权利或者法律上利益的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主体为相对人免除行政法上某种义务的行政行为,都是授益行政行为。 典型的授益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行 政给付、行政奖励以及确认或决定减税免税的行为等。 选项 B、 D 都属于损益行政行为。 选项 C 正确。 【例题 单选题】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法律、法规的授权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无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这体现了行政行为( )特性。 [答疑编号 190001020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特征。 单方意志性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在宪法、组织法或者其他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而无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选项 C 正确。 【例题 单选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 )。 [答疑编号 190001020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选项 C 正 确。 【例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组合是关于行政行为确定力的正确理解。 ( ) 14 / 265 ① 相对人不得任意擅自改变行政行为; ② 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行政行为; ③ 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④ 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疑编号 190001020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也称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效力后,非经法定程序,该行政行为不得被任意撤销或者变更。 它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 2)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 本题中 ① 项是对相对人提出的要求; ② 项是对行政主体提出的要求,都符合 确定力的含义; ③ 项中,相对人负有必须遵守和履行的义务是行政行为拘束力的体现; ④ 项中,复议、诉讼不停止执行是行政行为执行力的体现。 故 A 为应选项。 【例题 多选题】税务机关对违反税收征管规定的相对方处以罚款的行为属于( )。 [答疑编号 1900010207]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分类。 税务行政处罚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和损益行政行为。 选项 BCE 正确。 【例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被废止的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说法正确的有( )。 损失的行政机关应给予合理补偿 ,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答疑编号 1900010208]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废止的法律后果。 行政行为废止的原因并非是存在违法情形,所以废止前发生 的法律效果仍受法律保护,故 B 选项不正确。 E 选项所表述的 “ 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 是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故也不正确。 【例题 单选题】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15 / 265 ,国家应当给予赔偿 [答疑编号 190001020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 1)一般地说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就可以立即生效。 但是行政机关也可以安排某一事件发生后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效力,这经常出现在附生效条件的具体行政行为中, A 错误;( 2)理论上,具体行政行为发生拘束力后,有关当 事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履行相关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自动履行这些义务,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力就可以发生作用。 有关机关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依职权或者依申请采取措施,强制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安排, B 正确。 ( 3)具体行政行为成立条件之一是:在程序上,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送达。 即未经送达受领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发生法律约束力, C 错误。 ( 4)如果行政行为废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者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以必要的补偿, D 项错误。 二、抽象行政行为 ( P2223) ( 1)对象的普遍性;(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3)准立法性;( 4)不可诉性。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典型例题 【例题 多选题】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章的行为,在行政法理论上属于( )。 法 [答疑编号 1900010210]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立法行为、抽象行政行为。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章的行为是属于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不可诉性,是 抽象行政行为。 选项 ABE正确。 【例题 多选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 、直属机构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答疑编号 1900010211] 『正确答案』 BCE 16 / 265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立法的主体。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选项 BCE 正确。 【例题 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和法律规定,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有( )。 ( 2020 年) 育委员会 [答疑编号 1900010212]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 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 地方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国务院办公厅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无权制定行政规章。 选项 ABCE 正确。 三、具体行政行为 ( P2326) (一)行政征收 ,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征收的实施必须以相对方负有行政法上的缴纳义务为前提。 ( 1)行政征收:政府强制、 无偿 行为;( 2)行政征 用:政府强制、 有偿 (补偿)行为。 :税收征收,建设资金征收,资源费征收,排污费征收,管理费征收,滞纳金征收。 (二)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确认是要式的、羁束的、申请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确认的形式主要有:认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 (三)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 最常见的行政监督检查方法有 :检查、审查、调查、查验、检验、勘验、鉴定、登记、统计等。 (四)行政强制 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以行政机关 申请人民法院强 制执行为主,自己 独立实施强制执行 为辅。 (五)行政给付 ,是指行政主体对公民在 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发放退休金、退职金、失业救济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安置、补助、抚恤、优待、救灾扶贫等(不包括行政奖励)。 17 / 265 (六)行政裁决 ,是指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律授权,对 平等主体之间 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侵权损害纠纷进行审查,并就各方责任的承担作出裁断的具体行政行为。 民事纠纷。 ( 1)赔偿纠纷裁决:如水污染;( 2)权属纠纷裁决:如房屋、土地;( 3) 补偿纠纷裁决 :如拆迁补偿。 典型例题 【例题 多选题】下列对行政征收的描述,正确的有( )。 所有权的行为 [答疑编号 1900010213]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征收的特征及行政征收与征用的区别。 行政征收的 主体是行政主体而非行政机关,行政征收是以无偿方式而非有偿方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 BCD。 【例题 单选题】甲公司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出让挂牌程序,竞买获得土地使用权。 据此,甲公司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合同关系属于( )法律关系。 ( 2020 年) [答疑编号 19000102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确认。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