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务部工作手册iso精97页内容摘要:

部批转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采购,管理部门应按卫生要求,按政府采购程序和集体采购办法定期进行采购,选择有资质、质优价廉的产品,以进价500元(含)以下加收10%,500元以上加收5%为标准,录入网络系统。 、有关福利院单项收费标准,由护理部拟定收费标准,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相关科区。 、经区物价局审批后的新增医务服务项目或一次性医用物品收费标准,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各科区,有关科区领导签收执行。 、价格调整工作、中药、西药价格调整,由药库记账人员根据票据的价格,审核维护药品价格目录,药品调价根据相关物价文件进行。 、设备管理部门应该掌握医用材料的价格信息,了解医用材料价格变动情况,按照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场处的规定以进价加收10%为收费标准。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市物价局、市卫生局物价处以及本院制定的收费服务项目的文件精神,及时调整相关物价标准并通知相关科区。 、门诊医务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医务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为门诊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务服务。 .按要求做好老年人接诊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拖延诊治。 .凡来门诊就诊老年人,不论初珍或复诊,均要建立病案,记录完整,按门诊病历管理要求执行。 门诊部要定期检查门诊医务质量。 .做好接诊工作,根据老年人病情合理开具处方并向老年人或家属交代病情,给予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指导,同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准确及时。 .凡三次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时应请上级医师会诊,需转诊转院时,原接诊医生应把转诊转院目的详细记载在病历上。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确诊或疑似法定传染病对,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上报。 .关心体贴老年人,态度热情和蔼,耗貌耐心地解答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尽量简化手续。 对高热、重症及弱者应尽量安排提前就诊。 .医技科室因故不能做的检查项目及药房临时缺药品,应提前向门诊部负责人报告并通知相关科室,避免开出暂不能做的检查项目或药房暂缺药品。 .各级医务人员要认真履行各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流程,提高防范意识,严防医务差错事故发生。 、药房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医务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为住院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务救治服务。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认真审核处方,确任处方合法、规格正确、书写完整,医师所开处方的签名和专用签章与留样一致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调配处方并发药。 .处方经审核后,认为存在刷药不适宜时,立即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熏新开屡处方。 发现严重不合理药或者用药错,可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做好记录并上报医务科。 .按处方准确调配药品,做到“网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配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无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诊断),调配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热情接待老年人,仔细核对处方与老年人姓名,核对药品种类、数量及费用清单。 .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老年人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并依据药品说明书或处方用法,向老年人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药注意事项等)。 .药师完成处方洞剂后,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妥善保存处方:普通处方保存期限为1年,医务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 处方保存期满后,报主管院长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发药日期、老年人姓名、用药数量。 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 .老年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的,发药时告知老年人保存空安瓿或已使用贴剂。 再次调配时,将卷年人原批号的空安瓶或用过的贴剂交囤,同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废贴数量。 .1药剂人员应切实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药品采购、保管、销售制度和调剂药品的操作规程,加强合理用药指导。 、医疗区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医务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为住院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医务救治服务。 .医务区、养护区病历管理实行住院病历及健康档案两种病历管理模式,按规定做好病历书写工作。 .医师应按时查房,上班后两小时内开出医嘱,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按照规定执行。 .凡遇危重档案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协助诊治并进行病历讨论,做好记录,按规定执行。 .对非本专业的疾病应及时申请会诊。 本院不能诊治的疑难档案可申请院外会诊,不得延误病情。 .老年人出现病情变化、进行有创性检查、治疗前及使用自费或贵重药品等情况时,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并及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规定,对患病老年人应床旁交接并详细书写交班记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传染病疫情、首次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等情况,应及时上报。 .医务人员应当主动化解医患矛盾,处理好医务纠纷,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有责任协助解决。 对已激化的矛盾或纠纷以及可能转化为医务事故的,应立即向医务部汇报。 .医务人员成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流程,提高防范意识,严防医务差错事故发生。 、处方管理.医师处方权应由室主任提出,经医务部审查批准,将本人签名及专用签章留于药剂室登记备案后生效.尚未取得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单独行使处方权,所开具的处应有指导医师签名。 .医师修改处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遥用名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 .处方采用统一格式。 西药及中成药开电子处方,中药饮片可开.处方一般用钢笔、圆珠笔书写,使用蓝黑墨水。 处方项目要填写齐全,字迹清楚,用药正确,医师签全名,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配方、发药、划价都要签名或盖章。 对项目不全、字迹潦草、签名不清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 .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老年人的用药,一般处方≤7日用量;急诊处方≤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处方量可适当延长,但要注明理由。 .对规定做皮试的药物,医师要在处方中注明过敏试验的判定结果。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有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有最长不得超过3天。 医师不得为本人及直系亲属幵处方。 .处方由药房严格把关。 药剂人员按处方分类、分级权限对照签字留样卡片严格执行,不准超越权限范圈使用、对非医师处方或不合格的处方应拒发药并予以登记;药剂师有权监督医师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对于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者,药剂人员有权拒绝发药、情节严重这,应报告医务部检查处理。 .、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严格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行。 .、医师处方要自己签名,不准代签,更不准在空白处方上预先签名交给无处方权者使用,一经发现即予严肃处理。 .、处方的保管有药剂科负责。 处方的管理年限及销毁工作按照有关制度执行。 、医嘱管理1.医嘱一般在上班后两小时内开出。 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 如需更改撤消时。 长期医嘱应停止该项医嘱,从新改写;临时医嘱应用红笔在原医嘱上写“取消”,并由医生签全名并注明时间;2.医师开出医嘱后,要仔细复查,护士对可疑医嘱应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除抢救或手术中外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 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 转抄、整理医嘱后,由护士查对并签字执行。 、转院时开临时医嘱,并在长期医嘱最后一项医嘱的下面用红钢笔画一横线,以示前面的医嘱一律作废,并在红线下耐用红钢笔写上“转区医嘱”或“转院医嘱”等;如有空格疲用红笔从左上到右下顶格画一斜线,然后有转入科区重新开写医瞩。 ,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土值班记录上注明。 6.医师无医嘱时,护土一般不得给患病老年人做对症处理,但遇抢救患病老年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护士可针对病情给予临时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7.养护区开长期和临时医嘱,同时医师应将医嘱内容录入计算机,护士执行。 颐养区、生活照料区老年人用药应医师开具开门诊处方,到药房取药,药剂人员要将用药情况向老年人交代清楚。 、患病老年人管理1.抢救是紧急危险情况下实施的医务行为,当老年人病情在较短时间内致使重要生命器官和重要生命指标急剧恶化且直接威胁到生命时,医师和护土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全力挽救老年人生命。 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应分秒必争,确保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果断无误。 2.对患病老年人进行抢救时,老年人家属不应在抢救现场观看,以免影响医护人员实施抢救。 可安排老年人家属在指定地点等候,以便医护人员随时向老年人家属交代老年人病情,凡向老年人家属告知的内容,应履行家属签字手续。 老年人临终前可安排家属代表看望老年人,但不能影响抢救。 3.对危重症老年人的抢救或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老年人均应有详细抢救记录。 抢救记录要及时、准确、完整,注明病情变化惰况、抢救时间(精确到分)、抢救经过、检查和治疗的时间、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上级医师意见及执行情况、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经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或告知书等,死亡老年人应注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未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死亡老年人应立即书写抢救记录。 4.抢救时应如实向老年人家属交代病情、治疗情况及预后,了解家属的意见,按规定填写病重或病危通知单送交医务部,并通知家属,完成告知义务。 5.对拒绝抢救的老年人,要详细交代检查、抢救与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作用和副作用,强调拒绝抢救的后果并应有详细记录及老年人直系亲属代表的签字。 6.抢救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应及对向上级医师、科主任及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抢救过程中医技科室相关人员成全力支持抢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延误抢救。 8.急危重症老年人离开房间检查治疗,应有医务人员陪同,根据老年人情况,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药品。 9.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 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档案讨论管理1.临床档案讨论(1)各科室应根据患病老年人清况组织临床挡案讨沦。 (2)由科主任主持。 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报告病历。 提出分析意见(3)讨沦结束由主持人作总结,临床挡察讨沦要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纳记录在病历中。 2.疑难、危重档案讨论(1)疑难、危重病历视具体恨况可在科内随时进行。 (2)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前经治医师做好充分准备,经治医生或主治医师报告病历,不得照病所宣读内容,提出讨论目的和初步诊断、诊疗意见。 (3)讨论后由经治医师完成讨沦记录的整理,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死亡档案讨论(1)凡住院死亡的档案均应在老年人死亡之后一周内进行讨论,特殊清况不得超过两周:(2)内科主任主持,对诊治疑难、死因不明或处理不当的档案要进行讨论,总结教训、经验,必要刚,由医护人员共同讨论。 (3)意外死亡的档案,无论有无医务事教,均应安排时间进行档案讨论,必要时请医务部人员或主管领导参加。 (4)死亡病历讨论内容经整理后,重新写在病历续页纸誓二放人病察内,原始记录由科区保存。 4.护理档案讨论(1)凡遇疑难重危档案、新开展项目、新技术、死亡档案时,要进行档案讨论。 (2)要专人负责,资料齐全,详细记录讨论结果。 (3)主持人要进行最后总结。 (4)护士长要参加医务档案讨论,有记录。 、值班、交接班管理值班医师每日提前到科室接班,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务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危重老年人做好床旁交接。 值班医师将值班期间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傲好病程记录,并同时重扼要记人交班本。 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务工作和老年人临时情况的处理,对于新人住患病老年人要做好医务处置工作,按时完成档案书写。 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医师处理,必要时请示院总值班。 值班医师夜间应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岗,护理人员邀请对应立即前往视诊,如有事离开时,应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 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如因抢救老年人不能休息时,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休。 值班医师下班前应将老年人重点情况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老年人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值班医师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承担,主要负责晚间公休日及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工作。 、药房、检验、放射等科室,应根据情况设有值班人员,坚守岗位,确保临床医务工作顺利进行。 、医患沟通管理1.在为老年人提供医务服务时,医务人员应尊重老年人的知情权,认真勻老年人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应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避免对老年人产生不利后果,并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2.医患沟通的时机(1)医师接诊时,应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就疾病诊疗的有关情况向老年人或家属做必要的告知,争取老年人和家属对诊疗的理解和配合。 必要时,将沟通的关键内容记录在病历上。 (2)病区医护人员接诊时,应与老年人或家属就住院事项进行沟通。 (3)主管医师必须在老年人人住后72小时内与老年人及亲属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4)老年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与老年人及时沟通:老年人病情变化时、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变更主要治疗方案时、贵重药品使用前、发生欠费且影响老年人治疗时,危、急、重症老年人疾病变化时,输血或血液制品前、对医保老年人采用医保以外的诊疗或药品前等均需要与老年人或家属沟通。 对于病情平稳的老年人,至少三个月与老年人家属沟通一次。 (5)老年人出院时,医护人员应与老年人或家属就诊疗情况、出院后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进行沟通。 2.医患沟通内容(1)在诊疗前。 医护人员应主动听取老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