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的心理 12 发展理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有效教育的特征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正确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理解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正确认识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认识教育的价值。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主要知识点: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心理发展的模式 重点解决问题:心理发展的一般规 律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主要知识点: 一、遗传决定论 二、环境决定论 三、共同决定论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重点解决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重点解决问题:三种心理发展观的异同 第四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主要知识点: — 、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有效教育的特征 重点解决问题: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 影响心 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专题) 2.教育塑造人(专题) 第二篇 学习心理 第三章 学习心理概述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学习的一般概念、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学习的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等问题。 13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学习概念的实质,了解学习的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掌握学习的分类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主要知识点: 一、学习的概念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 重点解决问题: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 学习的结构和信息加工过程 主要知识点: — 、 学习的结构 二、学习的阶段 三、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主要知识点: 一、学习的内容分类 二、学习的性质和机制分类 三、学习的结果分类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的性质和机制分类 第四节 学生学习的特点: 主要知识点: 一、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二、学生学习的间接性 三、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四、学生学习的快速高效性 五、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重点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 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专题) 2.就学生学习的特点谈一谈我国当代教育史上 的失误(专题) 第四章 学习理论 教学要求 本章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国外的学习理论,包括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和其他的学习理论。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的实质,分析比较各个流派学习理论的异同,正确认识各个学习理论在学与教过程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教学时数: 5 学时。 14 第一节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桑代克的“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四、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发展 重点解 决问题:联结派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二节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主要知识点: —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四、奥苏伯尔的“接受一同化”学习理论 五、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重点解决问题: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第三节 联结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 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理论 重点解决问题:联结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第四节 其他的学习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维列鲁学派的学习理论 二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重点解决问题:其他的学习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 学习理论的发展和趋势(专题) 2.联结派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第五章 学习动机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机制、理论、培养和激发等问题。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形成机制和主要的动机理论, 掌握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能运用动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时数: 5 学时。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主要知识点: 一、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15 二、学习动机的结构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主要的动机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本能论 二、驱力论 三、强化论 四、需要层次论 五、认知失调论 六、自我效能论 七、成就动机论 八、归因论 重点解决问题:各种动机理论的价值和局限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主要知识点: 一、 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二、外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重点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如何提高学 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专题) 2.期望教育的心理学依据(专题) 3.结合学科教学谈如何强化学生的外部动机(案例) 第六章 知识的掌握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学生知识掌握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知识的表征和分类,把握知识掌握的过程和条件,学习促进知识掌握的途径和方法,能应用知识掌握的理论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 教学时数: 5 学时。 第一节 知识的一般概念 主要知识点: 一、知识的概念 二、知识的表征形式和分类 重点解决问题:知识的表征形式与分类 第二节 知 识掌握的心理过程 主要知识点: 一、知识的获得 16 二、知识的保持 三、知识的应用 重点解决问题:理解知识掌握的过程及相互关系 第三节 知识的获得 主要知识点: — 、知识获得的概念 二、知识获得的条件与方法 三、概念和规则的获得 重点解决问题:概念和规则获得的条件 第四节 知识的保持 主要知识点: 一、知识保持的概念和意义 二、知识保持的条件与方法 三、促进知识保持的教学策略 重点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知识保持的效率 第五节 知识的应用 主要知识点: 一、知识应用的概念 二、知识应用的过程和制约条件 重点解决问题:如何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应用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1.用现代知识观评价知识的价值(专题) 2.知识保持教学策略的实际运用(案例)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及培养。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条件和培养途径。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技能概述 主要知识点: 一、技能的概念及意义 二、技能的种类 三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 重点解决问题:技能的实质及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 主要知识点: 一、动作技能的理论 17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三、动作技能的培养 重点解决问题:动作技能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 智力技能的形成 主要知识点: 一、智力技能的理论 二、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 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重点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促进智力技能的发展 [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1.从现代知识观看培养技能的重要性(专题) 2.智力技能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规律。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理论观点,明确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相互关系,能将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教学时数: 4 学时。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主要知识点: 一、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二、问题解决的特征 三、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重点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二节 创造力的培养 主要知识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和特征 二、创造力与问题解决的关系 三、创造力 的理论 四、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五、创造力的测量 六、创造力的培养 重点解决问题: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题) 18 2.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 第九章 学习策略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主要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主要的学习策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主要知识点: — 、学习策略的概念 二、学习策略与元认知、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和学习方法 三、学习 策略的作用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策略及其作用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主要知识点: 一、知识识记和理解的策略 二、知识保持的策略 三、知识应用的策略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 主要知识点: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技术 二、元认知培养与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重点解决问题:学习策略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1.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技术探讨(专题) 2.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实践(案例) 第十章 学习的迁移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明学 习迁移的概念、种类和理论,学习迁移的条件。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和实质,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条件和途径。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主要知识点: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19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重点解决问题:理解学习迁移的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概括化理论 四、关系转换说 五、认知结构迁移说 重点解决问题:各种迁移理论的异同 第三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主要知识点: 一 、影响学 习迁移的因素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重点解决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 1.学习迁移的理论发展和趋势(专题) 2.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学习迁移的训练(案例) 第三篇 德育心理、美育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品德及其形成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明品德及其形成的理论、条件、规律、培养途径等问题。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品德的概念、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发展的理论及过程;掌握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时数: 4 学时。 第一节 品德概述 主要知识点 : 一、品德的概念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品德在人格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理论 主要知识点 : — 、中国古代的品德心理思想 二、认知派的品德理论 (一)杜威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二)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三)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0 三、新行为主义的品德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斯金纳的品德理论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重点解决问题:各种品德形成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 第三节 品德形成的过程与条件 主要知识点: —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道德认知的形成 三、道德情感的形成 四、道德 意志的形成 五、道德行为的形成 重点解决问题: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 第四节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和品德培养的策略 主要知识点: —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二、品德培养的策略 三、学生品德行为不良的矫正 重点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研究专题和教学案例] 1.品德心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专题) 2.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技术(案例)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途径和方法。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理论,掌握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的理论、途径和方法。 教学时数: 3 学时。1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性 ; 3、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 , 正确使用语言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 2、 特征: ① 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 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 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3、 分类:认 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L 和 t 时的 tL 可计算速率常数 k。 反应速率常数 k 与温度 T 的关系一般符合阿累尼乌斯方程式,即 a2EdlnkdT RT积分得 aElnk CRT 式中 C积分常数 Ea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显然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速率常数 k,以 lnk 对 1/T 作图,应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算出 Ea 值,也可以测定两个温度的速率常数。 可得 a21 2 111EkLn k
(1883— 1946年 )的《通论》出版后,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出现了一场“凯恩斯革命”,此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成为风靡世 界资本主义各国的“新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们也纷纷对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进行注释、补充和修订,编造了形形色色的经济波动论、增长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等。 所有这些在凯恩斯《通论》这部著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
【应用行业名称】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 完成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 【联系单位名称】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 【 联系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 28号 【 邮政 编码 】 710049 【 联系电话 】 (029)82663980。 82668330 【 传 真 】 (029)83234772 【 信 箱 】 【 联 系 人 】 詹谷宇。 莫晓燕 【 信息来源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游击队歌》 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 爱。 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 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 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使歌曲富变化于统一之中,易唱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
26.侗族主要居住在 、湖南省、广西以及 湖北的鄂西等地,人口约其最为著名的民间音乐有 等。 27.侗族远古青年男女“玩山”社交活动中产生或使用的歌曲,也被成为 ,其中又可分为初会歌、试探歌、相思歌、 歌等。 30.维吾尔族地区具有统一调式体系,并且以 、 舞、乐组合而成的传统古典大曲被称为 木卡姆。 3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作曲作家 根据 族传统民间音乐素材改变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