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ppt96)委托加工物资-物料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款 收到补价) (营业外收入 ——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 银行存款 (支付补价) +补价 ( +收益 收到补价) 盘盈的原材料 借:原材料 (实际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实际成本为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 生产经营、加工领用  基建福利领用  出售 生产经营、加工领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基建福利领用 基建福利领用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售 出售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原材料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 开设账户:  原材料 物资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 收入原材料的核算 :  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 原材料账户  按材料的保管地点、类别、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 借方登记外购、自制、委托加工完成、盘盈等原因增加的原材料 计划成本。  贷方登记发出、领用、对外销售、盘亏、毁损等原因减少的原材料 计划成本。 收入、盘盈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发出、盘亏、毁损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原材料 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物资采购账户  按对方单位设置明细账。  月末若货到单未到,按暂估价格入帐,并在下月初红字冲回。 入库 途中损失 损失应收赔偿 支付价款和运杂费 物资采购 在途物资 收入原材料的核算  外购  单货同到  单到货未到  货到单未到  途中损耗  自制材料、委托加工、接受捐赠等。  除多了 “ 材料成本差异 ” 外,其余同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单货同到(计划成本)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若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 0,材料成本差异记贷方 单到货未到 单到货未到(计划成本)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时: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若 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 〈 0,材料成本差异记贷方 货到单未到 货到单未到(计划成本)  货到时暂不入账  单到时同 “ 单货同到 ”  若月末单未到,按暂估款(合同价或计划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暂估应付账款  下月初红字冲回 途中损耗  查明原因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物资采购  查明原因后处理:  定额内合理损耗:采购成本  责任索赔:其他应收款  自然灾害:营业外支出 ——非常损失  无法收回其他损失:管理费用 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 平时按计划成本发出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 月末分摊成本差异  按月分摊  一般使用当月实际成本差异率  图解 第三节 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 一 包装物  包装物范围 Page 113  包装物的核算  二 低值易耗品  低值易耗品范围 Page 117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包装物的核算  账户: 包装物  具体核算  收入的核算:比照 “ 原材料 ” 核算  发出的核算  生产领用  出售  出租出借  课堂习题 包装物账户  按包装物品种设置明细账。  包装物数量不多,可将此科目并入原材料账户。  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末应结转相应的成本差异。 收入 发出 摊销 * 结存包装物净值 包装物 生产领用包装物的核算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出售包装物的核算  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销售时视同材料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 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列入营业费用。 借:营业费用 贷:包装物 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核算  领用时  押金  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  租金及报废  例题: Page 116 包装物课堂习题  2020年 3月,宏远公司关于包装物的有关业务如下:  5日,将包装物一批出借给花信商店,按成本价收取押金 1 500元,即存银行。  13日,甲产品生产包装物一批,成本 2 000元。  16日,出售商品一批,随同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500元,成本为 200元。  20日,收回出借包装物,其中 1 000元退回押金,其余 500元因损坏,不予退还。 收回的包装物入库,退回的押金以现金支付。  25日,出借用包装物报废,原值 300,残料收入原材料库,估价 20。  要求:根据以上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包装物课堂习题解答 1. 借:银行存款 1 500 贷:其他应付款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