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
调试千斤顶与油泵的工作性能,确保千斤顶与油泵性能良好。 张拉工艺流程 施加预应力前,应对混凝土箱梁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规定的 90%。 将每束的多根钢绞线理顺、平行,严禁相互交叉、挤压。 制作张拉施工架子,以便上下、左右活动千斤顶。 装工作锚环和夹片:将钢绞线穿入锚环上相对应的小孔,调整钢绞线平行顺 直后,将工作锚环贴紧锚垫板。
垂直度 每米高度 3 吊线 尺 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8 侧、底模板平整度 每米长度 2 1m 靠尺和塞尺检查各不少 于 5 处 9 桥面板宽度 177。 10 尺 量检查不少于 5 处 10 腹板厚度 + 0 11 底板厚度 + 0 12 顶板厚度 + 0 13 隔板厚度 + - 5 14 端模板预留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 量检查 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 模板 尺寸允许 偏差和检验 方法
桥墩台监视梁体及大车运行情况,防止大车脱轨。 尤其是梁片即将到位时,监视人 员、指挥人员及操作司机要特别谨慎,密切合作,严防梁片撞出前端联结系。 ( 5)梁片走行及空车走行时,应设专人监视电缆展放情况,发现电缆滑车卡住时,要立即停车排除故障。 ( 6)落梁时两吊点卷扬机组应动作一致,均衡。 落梁至距横移设备 20~ 30mm 时调整梁片纵向位置,确认无误后继续落梁。 (
束 钢绞线下料应按梁的长度,留出工作长度。 每束 2 米用扎丝扎一道,穿束前还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位置应准确,且孔道应畅通无水并无其它杂物。 ( 3)、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 5 采用低松驰φ ㎜钢绞线束,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 0→ 10%σ k→ 100%σ k(持荷 2 分钟 )。 钢绞 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σk==1395MPa。 张拉采用双控,以钢绞线伸长量进行校验。
PL/AyEg,P 为预应筋的平均张拉力,由于预应力筋张拉时,先调整到初应力,再开始张拉和量测伸长值,实际伸长值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初应力至张拉控制应力部的实测伸长量,二是初应力时推算的伸长值为两者之和。 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要控制在 +6%以内,否则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并调整后,再继续张拉。 张拉的程序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一般为: 0→ 10%(初应力 )→ 105%б k→б k
3)、挂篮特点 ( 1)、挂篮结构简单,受力明确,整体刚度大。 ( 2)、工作面开阔,方便施工操作。 ( 3)、走行装置构造简单,外侧模、底模可一次就位,内模可以整体抽拉就位。 ( 4)、利用箱梁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轨道及挂篮,省去 后平衡重量,减轻了挂篮自重。 ( 5)、主要材料采用 Q235型钢及钢板,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 ( 6)、可用于合拢段施工。 箱梁施工技术方案 第 22 页 共 63
架整体抗倾覆验算 依据《公路桥涵技术施工技术规范》第 条要求支架在自重 和风荷栽作用下时,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K0=稳定力矩 /倾覆力矩 =y*Ni/Σ Mw 采用左半幅 64m 验算支架抗倾覆能力: 桥宽度 ,长 64m,支架横向 30 排,支架纵向 90 排;高度 5m; 顶托 TC60 共需要 30*90=2700 个; 立杆需要 30*90*5=13500m。 纵向横杆需要
: 拆除临 5 号临时墩顶千斤顶处的牵引钢束,将锚固于 2后锚齿块处的钢束牵引至 0 号台处的千斤顶。 由 0 号台顶处的千斤顶进行单点顶推,顶进 59 米,导梁到达 3永久墩。 4) 、第四阶段:拆除临 0 号台顶千斤顶处的牵引钢束,将锚固于2后锚齿块处的钢束牵引至 3 号墩顶处的千斤顶。 启动 3千斤顶装置,由 3 号墩顶千斤顶进行单点顶推,将梁体往前顶推 至设计位置,箱梁顶推过程结束。
→ 养生 在浇 筑 前,先 洒 水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 湿润,若接缝或桥面有残渣,则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砼由吊车吊到桥上 ,先浇筑 连续段和中横梁混凝土,带打到桥面底部标高时与桥面板一起浇筑。 连续段和中横梁混凝土水平分层进行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为 30cm。 最后一层与桥面板一起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拉毛 :混凝土收浆前 ,用无齿耙将其表面的浮浆清除;初凝后
组一 台作为备用。 梁场电力线路均采用架空线路。 梁场动力线路沿场区施工便道布线,在各主要设备位置处下线。 所有线路及设备均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线路布置、配电盘设置均符合安全要求,并达到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的标准。 梁场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采用地下水。 根据梁场日产梁数量设置水井1 口,水质 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 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 梁场用水采用地下水。 梁场设生产用储水池和生活用水池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