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斯恶已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当其无 企者不立 自知者明 图难于其易 生于毫末 常于几 成而败之 翻译四则选文 二、 合作探究 解读四则选文的含义; 选文谈到了哪些哲学思想及人生智慧; 结合现实,举例说明这些思想或智慧对自己的启示。 三、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四、同步测控
” • 2【 评析 】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 3【 原文 】
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P85)尧让天下于许由, 曰 :“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许由曰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不动心有道乎。 ”(注:课文第五段)孟子曰:“有。 ”此下(注:课文第六段)忽接论养勇。 从北宫黝养勇,说到孟施舍养勇,又说到曾子的大勇。 归结说:“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注:课文第六段末句) 此所谓气的意义,以前人也未讲清楚。 照我们的讲法,此所谓气,是我们所谓“士气”之气,例如我们说:“前线士气极旺”,又如《左传》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是说这种气。
八、生齐读第三则 九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肯定 十、学生对教前学习所遇到的知识障碍进行质疑,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引用“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是为了说明什么 昨天我们通过王立群教授的讲解我们学到了解读经典的两种 方法。 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 十一、幻灯片展示: 解读经典的两种方法: 抓住经典的核心思想 和我们的人生经历相结合 十二
、 《 礼 》 仁、知、信、直、勇、刚 子曰:“由也。 女 闻六 言 六 蔽 乎。 ” 对曰:“未也。 ” “ 居。 吾 语 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 知 不好学,其蔽也 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 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 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 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 论语 阳货 》 其实孔子 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 如果不加强学习
( 《 荀子 劝学 》 ) • (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荀子 劝学 》 ) • (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荀子 哀公 》 ) • (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 《 荀子 不苟 》 ) •第一段: • 治乱天邪(耶) • 禹以治,桀以乱(使动) •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状语后置) •
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 “ 力 ”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梁惠王三十五年 (公元前 334 年 ),孟子被 “ 招贤 ” 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 “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
1、瘦马语文网 所有初中语文资源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解读和使用瘦马语文网 所有初中语文资源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概述 一、 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 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瘦马语文网
1、11/2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平时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 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 他都有些什么思想。 有什么著作传世。 11/2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