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识 吟诵 读懂 明确 表达 常识 一般性常识 :体裁、分类、风格等等 赏析性常识 :如 A、一般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议论; B、一般写景诗歌会融入人的活动; C、重要作者人生经历和诗歌抒情; D、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意象、意境) …… 吟诵 • 每天朗读一首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诗歌,并包括鉴赏文字。 • 体裁:诗 词 曲 • 题材:田园山水、边塞、客居思乡等等 • 目的:积累知识,提升语感
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刘克庄 试说东都 ① 事 ,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 ,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 ,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 ,妆髻尚宣和 ②。 十口同离仳 ,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 ,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 ,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 ,不见翠銮归 ! 注 ① 东都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 宣和 :宋徽宗年号。 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着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 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 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14、 对话法 ──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 让她当校长算了 15、 对比法 ──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描写友情的诗句。 借月抒情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色,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再说出含“雨”的诗句。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 请写出含有节日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请说出苏轼的一首诗词。
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 1) “ 自怜 ” 与 “ 又作 ” 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 2) “ 湖海 ” 久隔, “ 尘沙 ” 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 ( 3) “ 三年 ” 言时间之长, “ 万里 ” 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8.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反语 北齐二首 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一、举例说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衬托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互文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双关 采莲子(其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的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2020全国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析张籍此诗中写了生活中的那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麽样的感情。 高考命题方向 04上海 赤 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
比拟、 ______、夸张、 ______、通感、 ______、借代、 ______、反语、反复等。 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_____、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 ________、以动写静、 __________(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_____(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
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 最生动 、意蕴 最丰富 、使用 最灵活 、表现力 最强。 蝉 —— 高洁 莲花 —— 不染 松柏 :坚贞、孤傲 鹧鸪 —— 离愁别绪 鸿雁 ——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 :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
异态度。 请写出你对本诗中 ‚ 鹤 ‛ 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 ( 50字左右) ① 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 诗中的 ‚ 鹤 ‛ ,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绝句两首(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