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浙教版内容摘要:

识 吟诵 读懂 明确 表达 常识 一般性常识 :体裁、分类、风格等等 赏析性常识 :如 A、一般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议论; B、一般写景诗歌会融入人的活动; C、重要作者人生经历和诗歌抒情; D、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意象、意境) …… 吟诵 • 每天朗读一首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诗歌,并包括鉴赏文字。 • 体裁:诗 词 曲 • 题材:田园山水、边塞、客居思乡等等 • 目的:积累知识,提升语感 读懂 • 从技术层面上说,要关注题目提供的所有信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 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 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 (luo)确:山多大石。 (信息: A、作者; B、注释; C、题目 )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 ① 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 ② 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 ③ ,御此老觳觫 (husu)。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